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柏林寺观李晋王画像歌》
《柏林寺观李晋王画像歌》全文
清 / 黄叔琳   形式: 古风

沙陀怀古趋僧舍,驻马柏林还看画。

素绡拂拭生辉光,神威凛凛须眉张。

红袍玉带结束好,唐季英雄一目眇。

当时角立有朱三,百战干戈人易老。

国仇未复留遗恨,破碎山河安足问?

庄明带剑左右立,锦囊盛矢受遗训。

谁欤写照妙入神,李家父子俱天人。

鹰扬虎视空一世,经营惨淡传其真。

千载留贻归净域,世无别本须珍惜。

卷图四壁起英风,想象沙场万人敌。

(0)
鉴赏

此诗《柏林寺观李晋王画像歌》由清代诗人黄叔琳所作,描绘了在柏林寺中观赏李晋王画像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首句“沙陀怀古趋僧舍”,开篇即以“沙陀”二字点出李晋王的身份背景,暗示其与辽国的关系,同时引出对历史的追思。接着“驻马柏林还看画”,描绘了诗人驻足柏林寺,细细品味李晋王画像的场景,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素绡拂拭生辉光,神威凛凛须眉张”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画像的精美与李晋王的威严形象,通过“素绡”、“辉光”、“神威”等词语,展现了画像的艺术魅力和人物的气魄。

“红袍玉带结束好,唐季英雄一目眇”则进一步描述了李晋王的形象特征,红袍玉带象征着他的尊贵身份,而“一目眇”则暗示了他作为历史人物的某种命运或经历,增添了一丝悲壮色彩。

“国仇未复留遗恨,破碎山河安足问?”表达了对李晋王未能完成复国大业的遗憾,以及对国家破碎局面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

“庄明带剑左右立,锦囊盛矢受遗训”描绘了李晋王身边侍从的形象,通过“庄明”、“带剑”、“锦囊”等细节,展现了其身边的忠诚与准备,同时也暗示了李晋王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谁欤写照妙入神,李家父子俱天人”赞美了画像的高超技艺,认为它仿佛将李晋王及其家族的非凡之处完美呈现,赋予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气质。

“鹰扬虎视空一世,经营惨淡传其真”则评价了李晋王的一生,虽然充满挑战与艰辛,但其形象和精神却得以永恒流传。

最后,“千载留贻归净域,世无别本须珍惜”表达了对画像及历史人物价值的珍视,希望后人能够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李晋王画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欣赏与历史反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叔琳
朝代:清

(1672—1756)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猜你喜欢

又和·其一

胜游每恨不相同,邮递犹欣日日通。

玉帐未容佳境到,云山已在好诗中。

灵珠忽富千金赠,凡马堪嗟万古空。

展卷高吟知几过,大音一震耳根聋。

(0)

盛暑夜起

大块劳形为有生,为生受役自纷然。

几年寒暑人间世,一点灵明心上天。

欲待足时无了日,只今悟处是真诠。

烟霞终是吾归处,谁道丹砂可引年。

(0)

醉花阴·其一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0)

遍地锦.孙守席上咏牡丹

白玉阑边自凝伫。满枝头、彩云雕雾。

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

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0)

玉楼春·其四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0)

题贵溪翠颜亭二首·其二

船中自带红泥灶,亭上亲煎白乳泉。

唯有溪山知此意,水风吹面晚萧然。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