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忧生苍莽间,识舟亭畔此跻攀。
江湖白入三更梦,吴楚青争两岸山。
帝子魄归高阁耸,侍中血污断矶殷。
无愁只有清溪水,缓载菱歌日暮还。
吊古忧生苍莽间,识舟亭畔此跻攀。
江湖白入三更梦,吴楚青争两岸山。
帝子魄归高阁耸,侍中血污断矶殷。
无愁只有清溪水,缓载菱歌日暮还。
这首《池阳杂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吊古忧生、江山如画的景象。
首联“吊古忧生苍莽间,识舟亭畔此跻攀”,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诗人独自在苍茫之地,登临识舟亭,心中满是对历史的追思与人生的忧虑。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也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颔联“江湖白入三更梦,吴楚青争两岸山”,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夜晚的江湖上,月光如练,映照着三更时分的梦境;而吴楚两地的青山,在月色下竞相争辉,形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一联以自然景观的壮美,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颈联“帝子魄归高阁耸,侍中血污断矶殷”,转而触及历史的沉重。帝子的魂魄归于高阁,侍中的鲜血染红了断矶,这两句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暗含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深沉思考。
尾联“无愁只有清溪水,缓载菱歌日暮还”,以清溪水的平静与菱歌的悠扬,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在日暮时分,清溪缓缓流淌,菱歌轻唱,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一联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池阳杂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历史、自然的深刻感悟。
万点潇疏拂瓦鸣,忽疑眼际变阴明。
中元神鬼入炎城,飒飒风前叹息声。
苍梧云色愁千里,春去秋来烟若水。
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
举头北望见虞山,可有双娥在竹间。
君看雨后千千泪,使人空忆断肠班。
小姑青丝初覆肩,阿姊勒帛横胸前。
秃襟细苧薄如雾,芳春调笑茶畦边。
畦树荫疏风日暖,江天雨过黄芽短。
纤手盈盈折露梢,倾筐只觉含情远。
溪桥草色绿参差,赢得行人问路歧。
娇嗔不语潮红晕,无限春愁两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