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骤寒作歌》
《骤寒作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秦岁首后七日夜,五更不周风发狂。

殷山万窍拉枯木,压地径寸堆酸霜。

千门猬缩尽嗟息,声薄冷圭成白光。

去冬涂中敝黑貂,今秋江上典鹔鹴。

多年衣絮冻欲折,气候有尔自不防。

富人一岁独苦暑,窭人四时惟畏凉。

渐愁空墙日色暮,豫恐北牖寒宵长。

谁将彤云变狐白,无声被遍茅檐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骤寒之下的凄冷景象与社会阶层的差异感受。开篇以“秦岁首后七日夜”引入,点明时间背景,紧接着通过“五更不周风发狂”、“殷山万窍拉枯木”等句,生动展现了寒风凛冽、万物凋零的景象。接着,“压地径寸堆酸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地面结霜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冷峻感。

随后,诗人转向对人间百态的描绘:“千门猬缩尽嗟息”,描绘了人们在严寒中的无奈与叹息;“声薄冷圭成白光”,则通过声音与光线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氛围。接下来,“去冬涂中敝黑貂,今秋江上典鹔鹴”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衣物变化,反映了贫富差距下人们对寒冷的不同应对方式。

“多年衣絮冻欲折,气候有尔自不防”表达了即使在多年累积的衣物也无法抵御严寒的情况下,自然界的严酷依旧不受人类控制的主题。“富人一岁独苦暑,窭人四时惟畏凉”则深刻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温饱差异,富人一年中仅需面对夏季的炎热,而穷人却四季都畏惧寒冷。

最后,“渐愁空墙日色暮,豫恐北牖寒宵长”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担心夜晚的寒冷,预示着严冬的漫长。“谁将彤云变狐白,无声被遍茅檐客”以问句结束,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现象转变的无奈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自然严酷的深切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温暖和平等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颂古五首·其三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

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衲僧用外,了无宽度。握土成金,握金成土。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五十一

佛法也不会,世法也不会。

一夏九十日,瞎驴随大队。

(0)

颂古十八首·其二

浑身燥痒倩人搔,入骨搔来身已劳。

一下被伊搔著了,平生痒处一时消。

(0)

颂古十八首·其十二

曾扣西来问翠微,经行驻步大慈悲。

当时投子如能荐,恶水重将更泼谁。

(0)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六

见成底事没商量,剔起眉毛未厮当。

日暮碧天鸿雁断,海门斜去两三行。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