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非好独游,无与吾同者。
不行众所行,所以惊天下。
逆哉一世人,昔辩而今哑。
吻涎流腥膻,变尾面不赭。
若曰汝为人,宁不识取舍。
止止勿多言,清风生四野。
吾非好独游,无与吾同者。
不行众所行,所以惊天下。
逆哉一世人,昔辩而今哑。
吻涎流腥膻,变尾面不赭。
若曰汝为人,宁不识取舍。
止止勿多言,清风生四野。
这首诗《独游》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独自出游的内心世界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吾非好独游,无与吾同者”点明了诗人并非喜欢独自出游,而是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同行。接着“不行众所行,所以惊天下”,诗人选择不随大众的步伐,因此在世人眼中显得与众不同,甚至有些惊世骇俗。这反映了诗人特立独行的性格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逆哉一世人,昔辩而今哑”一句,诗人感叹当下的世人都变得沉默寡言,曾经的辩论之声如今已销声匿迹。这里暗含了对社会风气转变的批评,以及对人们失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忧虑。
“吻涎流腥膻,变尾面不赭”描绘了一幅令人不适的画面,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污浊和道德的沦丧。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批判。
“若曰汝为人,宁不识取舍”则提出了一个反问,如果人们自称为人,难道不应该懂得分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吗?这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深刻反思。
最后,“止止勿多言,清风生四野”一句,诗人劝告人们少说多做,让清风弥漫四方。这既是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对世人的呼唤,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整体而言,《独游》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观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生在华屋处,终复委山冈。
百年谁能持,人命若朝霜。
眷言怀君子,零泪空沾裳。
平生有壮志,一旦异存亡。
惨悽岁方晏,祖载发中堂。
潜寐黄泉下,仰视白日光。
欲归路无因,四顾何茫茫。
茫茫终何之,封树已荒凉。
北风声正悲,飞乌绕树翔。
自古皆有然,哀哉亦何伤。
吾欲竟此曲,长叹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