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其二高阁红梅》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其二高阁红梅》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律诗

寂阒古城东,犹遗雪后红。

人无前日兴,花异旧时容。

远道凭谁寄,新词愧未工。

绿阴高阁下,零落负春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唐安八景之一“高阁红梅”的追忆与感慨。首句“寂阒古城东,犹遗雪后红”以静谧的古城背景引入,雪后的红梅在冬日的寂静中显得格外醒目,营造出一种孤傲而清冷的氛围。接下来,“人无前日兴,花异旧时容”两句转折,对比今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梅花虽依旧绽放,但观赏者的心境已大不相同。

“远道凭谁寄,新词愧未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诗人感叹于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离别或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绿阴高阁下,零落负春风”将思绪拉回现实,高阁下的绿荫与零落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暗喻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虎溪竹

德云住山不住水,孤峰绝顶无生理。

华亭住水不住山,扁舟覆没波涛閒。

东林老僧两不尔,半水半山半城市。

茅堂背郭池水边,水清水浊皆栽莲。

莲高出泥能几许,梁鹙林鹤交相觑。

主人避客如避仇,移居更卜溪水头。

溪水泠泠溪树古,树下两翁相对语。

曰公乃是东林禅,适来适去非偶然。

此溪旧名虎溪水,西去东林二三里。

昨日远公今又来,溪山还尔真奇哉。

老僧大笑谢不敏,口虽不言心蠢蠢。

痴心痴想难告人,从秋至腊今又春。

春来几日风景好,旧路重寻难草草。

良时正值朋侣佳,蹇驴出郭多同侪。

缪生杨生与郑子,胜游厌走红尘里。

相呼相唤东复东,隔溪流水桃花红。

溯洄直到曾游处,三瞻四顾不忍去。

商量劝我受清福,把茅盖头万事足。

万事足,勿复云,钓鱼老翁聋亦闻。

归来坐到东林月,四壁无人为君说。

(0)

赠吴在野

山僧亦是湖海客,年过半百头半白。

出家未办草鞋钱,烟水百城参未得。

最羡先生两脚轻,朝返江南暮江北。

从来富贵不足多,多君受福戢且那。

世途险巇山嵯峨,轻车熟道无轗轲。

长江天堑汜与沱,扁舟破浪如轻梭。

大人行乐乐奈何,辎车百万牛马驮。

还家寄傲深烟萝,笑我行脚空蹉跎。

愿随仙人张志和,钓竿诗卷青箬蓑。

与君相伴终婆娑,胡为乎瞻风拨草徒波波。

(0)

送吴孝廉北上

我生不能走马黄金台,年年送客空归来。

旧游通籍十八九,天閒出厩嗤驽骀。

微言欲赠不足道,含毫伸纸胡为哉。

今朝更送吴公子,轻舟晓发南风驶。

舟中有物能自鸣,匣里双龙光照水。

斗边夜气通紫垣,天路迢遥八千里。

当今薄海方太平,纵横八极无战争。

马上吟诗向燕甸,渡江渐次凉飙生。

旂亭沽酒对三略,醒前醉后高谈兵。

此日圣人思颇牧,得士如君一已足。

临轩日策三千言,据鞍射取摩天鹄。

从来世眼重科名,何妨一第惊流俗。

野老旁观知为谁,归来聊拭山中目。

(0)

泊王借冈候潮望旧隐马山寄怀李远霞先与远霞有约同游中宿

寒潮不久盈,水落山月吐。

停舟宿浅沙,隔岸人争渡。

渡头老树根,记得昔游处。

遥遥云水心,忽与故山遇。

山光如旧时,山人非久住。

一别四五年,重来不识路。

莫怪还山迟,新人不如故。

鸡犬杂柴扉,蟏蛸当牖户。

手植青松根,剪伐同榛莽。

吾道有成亏,不堪更回顾。

生平聚散缘,适来还适去。

来如山上云,去似草头露。

念我意中人,少壮忽迟暮。

何以驻朱颜,神仙良足慕。

言访二禺君,相期莫相负。

明朝事远游,竟夕频延伫。

(0)

冬夜

群生依候变,久寂亦心惊。

迹作随乡客,愁因逼岁情。

空花宜冷发,孤月带寒明。

欲问江潮意,春声几日生。

(0)

秋水

湛湛浮霜叶,悠悠泛石矶。

鉴形虚欲尽,触物气先微。

鸿雁难留影,芙蓉易解衣。

扁舟何处子,寒棹夜思归。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