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气积到晓,微凉方满川。
老夫乘早起,落月正娟然。
拄杖丫疲檐,行人憩痛肩。
劳生谁独免,客路最堪怜。
夜气积到晓,微凉方满川。
老夫乘早起,落月正娟然。
拄杖丫疲檐,行人憩痛肩。
劳生谁独免,客路最堪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诗人在微凉的空气中早起,踏上了前往溪边的小路。夜晚未能安眠,到了晓光,才感到一丝凉意,这种感觉充满了整个河川。老年诗人拄着拐杖,走在疲惫的小桥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行人们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和痛楚,劳碌的生活谁也逃不过,而漂泊他乡的旅途,更是让人感到无比凄凉。
诗中通过对夜晚热气未消、早晨微冷的描写,以及老年人的步履不稳,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时代的变迁。同时,"劳生谁独免"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体悟和对众生的同情之心。而"客路最堪怜"则点出了漂泊异乡的孤独与悲凉。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淡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到的生活感受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幽居直欲学忘言,忍对贤豪遂默然。
谈到精微夜寥阒,秋风时下竹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