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钱使者三首·其二》
《送钱使者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玉翰飞过汉江东,蜀道三年兴已穷。

明日登山临水去,故园啼鸟落花空。

闻今自草延英奏,合下人推长者风。

燕麦兔葵初乱眼,欲将修翼问归鸿。

(0)
注释
玉翰:比喻珍贵或高雅的文笔。
汉江东:指长江的东岸,代指中原地区。
蜀道:指四川的道路,这里寓指艰难的仕途。
延英奏:延英殿是古代宫殿,此处指起草重要奏章。
长者风:指有威望、德高望重的人的风范。
燕麦兔葵:泛指田野间的杂草,象征田园生活。
归鸿:归雁,指候鸟,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翻译
玉色的笔飞过长江东岸,蜀地三年的仕途已经疲惫尽
明天我将登山临水离去,故乡的鸟儿在空荡的花丛中啼叫
听说如今你在起草延英殿的奏章,人们都推崇你的长者之风
眼前燕麦兔葵杂乱无章,想借飞翔的翅膀向归雁询问归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与怀念故土之情的诗篇。诗人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传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岁月流逝、事业无成的感慨。

"玉翰飞过汉江东",诗人首先描绘了一种飘逸脱俗的情景,"玉翰"作为诗人的象征,飞越了汉江之东,这里暗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向往远方的愿望。

接下来的“蜀道三年兴已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蜀道(即通往四川的道路)的艰难与孤独感受。蜀道以险峻著称,"三年"表明了诗人的长期旅途生活和对这条道路的深刻体验,而“兴已穷”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事业的挫折与无奈。

第三句“明日登山临水去”,预示着诗人即将继续他的旅程,"登山临水"更是增添了一份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诗意的渲染。而“故园啼鸟落花空”则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故土的深切怀念,"啼鸟"和"落花"都是春日景象的常见元素,却在此处被赋予了孤寂与无尽思绪之意。

“闻今自草延英奏”一句,诗人通过听闻消息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朝廷政事的关注和自己的愿望。"草延英"可能指的是草拟奏章,准备上呈给皇帝,而“合下人推长者风”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中贤才能够被识别并得到重用的期待。

最后两句,“燕麦兔葵初乱眼,欲将修翼问归鸿”,则是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切表达。"燕麦兔葵"都是春天的景象,而“初乱眼”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在忙碌之中依然保持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而“欲将修翼问归鸿”,这里的“修翼”象征着诗人的自我提升与期盼,"问归鸿"则是在询问自己何时能够如同大雁一样归于故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旅途生活的独特体验,以及对于家园、事业和自我实现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惠山十六咏·其十九峰禅院

闻说春光到牡丹,画船尽向九峰看。

姚黄魏紫千层灿,点缀云堂古刹禅。

(0)

六月初五日偶阅元人诗,开卷即得倪瓒《六月五日偶成》之作,其诗曰:“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霭余晖。荒村尽日无车马,时有残云伴鹤归。”意致闲适。而余以避寇奉母山居,想望清平,其忧乐固殊也。因感而和之

风雨飘零莱子衣,山中草更恋春晖。

荒村但愿无车马,鹤唳不惊云自归。

(0)

岁前购旧画,花下一猫,题者有责词,戏为狸奴解嘲·其二

鼠果驱能尽,应无惜爪牙。

但教仓粟满,饱饭任看花。

(0)

登岱

天阶高处寄吟身,初步詹岩亦有因。

应忆杜陵吟望岳,况携谢守句惊人。

云光远挹冈峦秀,山气深涵草木春。

我本胸中无磊块,不须低首俯嶙峋。

(0)

吕祖殿联

杯前三尺青蛇,仙会恍游蓬岛路;

笛外一声黄鹤,我来犹记洞庭秋。

(0)

木偶戏棚联

抽线索,致死能生,敛来市上钱财,饱饭吃烟生靠死;

听声音,以人代鬼,弄得乡中男妇,青天白日鬼迷人。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