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河山系此心,上方钟鼓坐来深。
乘閒欲问无生偈,却忆当年支道林。
老去河山系此心,上方钟鼓坐来深。
乘閒欲问无生偈,却忆当年支道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夜宿功德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老去河山系此心”,诗人以“老去”自述,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迟暮之感。然而,“河山”作为国家的象征,与诗人的心紧紧相连,体现了他对国家和大地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人的衰老,展现出一种永恒的家国情怀。
次句“上方钟鼓坐来深”,描述了夜晚寺庙中钟鼓声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诗人静坐其间,似乎在冥想或沉思,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第三句“乘闲欲问无生偈”,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他想要借由询问“无生偈”(佛教中关于无生死轮回的教义),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脱。这不仅是对宗教智慧的渴求,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却忆当年支道林”,诗人突然回想起古代高僧支道林的事迹。支道林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僧人,以其高深的佛学造诣和独特的修行方式而闻名。诗人通过回忆支道林,不仅表达了对古代高僧智慧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在寻求精神解脱道路上的共鸣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宗教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探索与反思。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得以与宇宙、历史乃至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相连接,呈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超脱之美。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
夜琴知欲雨,晓簟觉新秋。
独鸟楚山远,一蝉关树愁。
凭将离别恨,江外问同游。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
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
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
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
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
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
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
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
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
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
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八哀诗·其三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唐·杜甫】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https://shici.929r.com/shici/Nq4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