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父》
《渔父》全文
唐 / 汪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0)
注释
棹:船桨。
混元风:指仙风道骨。
灵均:即屈原。
孤高事:指屈原的忧国忧民在当时显得曲高和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棹月眠流处处通",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借着清澈的月光,在河流旁边自由自在地漫步,无拘无束。"绿蓑苇带混元风"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片被绿色苔藓覆盖的水草带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融入了自然界的大气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表明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古代楚辞《九歌》中的神话人物灵均,以此来强调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超脱凡尘、独立不羁的,而这与通常人们所追求的逍遥自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借古人之口表达自己的精神理想,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高洁情操。

作者介绍

汪遵
朝代:唐   字:不详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猜你喜欢

月夜同诸友酌

休拨紫檀槽,且倾黄浊醪。

凉天兼得月,我辈复持螯。

彭蠡一杯大,匡庐半壁高。

竹林潇洒地,应有醉山涛。

(0)

秦友谅元帅邀饮

戎帅忽踵门,拱手向我语。

儿从金陵来,江船载酒脯。

请公饮一觞,陪坐无杂侣。

但有守镇官,新晴共鸡黍。

老夫慨然诺,策杖至其户。

盘飧已罗列,爵行闻乐府。

不意寂寞滨,乃有此樽俎。

郡民方凋瘵,贫家受饥苦。

安得皆醉饱,丰年欢屡舞。

(0)

题苏昌龄画

徐君远从西江来,亲为苏子作松石。

松三千年铁作肤,石亦苍寒太古色。

几株老木相因依,气格不敢与之敌。

洲前摇摇者舟子,短棹沧江荡晴碧。

著子啸歌于其中,仰观青天岸白帻。

是时东山月始出,无边露气连赤壁。

潜蛟出舞巢鹘翔,江姬色动三太息。

眼中之人有太白,风云变态俱无迹。

前辈风流今复闻,人间绝景岂易得。

徐君更为添野夫,共泛灵槎卧吹笛。

(0)

题马致远清溪晓渡图

今晨高卧不出户,岁晏黄尘九逵雾。

美人远别索题诗,眼明见此清溪之晓渡。

溪傍秀林昨夜雨,落花一寸无行路。

歌阑桃叶人断肠,艇子招招过溪去。

红日青霞半晦明,白云碧嶂相吞吐。

诗成君别我亦归,此景宛是经行处。

我呼九曲峰前船,君帆正渡潇湘渚。

雁去冥冥红叶天,猿啼历历青枫树。

是时美人不相见,我思美人美无度。

美人之材济时具,我老但有沧洲趣。

他日开图思我时,溪上春深采芳杜。

(0)

题定子静山阴草堂马九霄为之篆扁

草堂正在匡庐山,山阴绿玉相对閒。

云从双剑峰前下,潮到小孤江上还。

茶烟满室写墨竹,花雨一帘观白鹇。

谁似南宫能篆古,为君高置轩窗间。

(0)

访弟长沙霍元瞻雪夜为作秋山图

我爱霍元瞻,清标如玉雪。

苍松立石崖,白鹤鸣海月。

瘦马冲寒冰在须,日暮去访元瞻居。

高堂中夜烧长烛,为我写出《秋山图》。

墨池水冻笔如槊,使我见之喜且愕。

云气忽从衡岳来,雨声似向潇湘落。

二客兰舟泊远沙,一个茅亭在阴壑。

感君厚意不可量,我欲酬尔明珠珰。

贾傅祠前相别去,挂在鹤山青草堂。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