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邻之驿谁与邻,荒山四面徒嶙峋。
白云当檐来往频,长藤古木相依因。
萧条溪谷少人民,时有翠鸟啼青春。
我尝御风遍八垠,徒步北斗趋紫宸。
回头一瞬隘九真,蹊径诘曲难具陈,华风渐染何时淳。
卜邻之驿谁与邻,荒山四面徒嶙峋。
白云当檐来往频,长藤古木相依因。
萧条溪谷少人民,时有翠鸟啼青春。
我尝御风遍八垠,徒步北斗趋紫宸。
回头一瞬隘九真,蹊径诘曲难具陈,华风渐染何时淳。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卜邻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偏远的山居图景。首句“卜邻之驿谁与邻”表达了诗人选择此地为邻的孤独感,四周是荒凉的山峦,只有嶙峋的怪石作伴。接下来的诗句“白云当檐来往频,长藤古木相依因”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清幽,白云飘荡,老藤缠绕古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萧条溪谷少人民,时有翠鸟啼青春”进一步描绘了人迹罕至的山野,只有翠鸟的鸣叫点缀着春日的生机。诗人通过“我尝御风遍八垠,徒步北斗趋紫宸”表达了自己曾经的壮志豪情,跋山涉水,追求理想。
然而,“回头一瞬隘九真,蹊径诘曲难具陈”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回望来路,道路崎岖难以言表。最后以“华风渐染何时淳”收尾,表达了对淳朴风尚回归的期待,流露出淡淡的忧虑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与社会的深沉思考。
吾非北宫黝,挫若挞诸市。
吾非孟施舍,量虑三军畏。
一堕刺客流,一入力战士。
知一不知二,遂与圣贤异。
周孔得其传,伟哉孟轲氏。
讲明不动心,因问发奇秘。
气壹则动志,志一则动气。
浩然得所寄,知言有深味。
嗟予笃学心,一暴十寒废。
立志苦不早,少岂达兹义。
所适昧善恶,几溺彼功利。
事情更历多,晚乃能自砺。
日用根本原,至大至刚意。
馁然行有慊,何谓塞天地。
服膺先格言,造次颠沛是。
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
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
种桃千树皆流水。桥边万里。
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又洒送春泪。
春过雨,历历远山如洗。暮云堪共谁倚。
诸贤洛下风流散,轻薄纷纷馀几。聊尔尔。问世事。
何如自嗅残花蕊。金铜剑履。
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铸此几时矣。
鹊报千林喜。还猛省、谢家池馆,早寒天气。
要与瑶姬叙离索,草草杯盘藉地。
怅减尽、何郎才思。
不愿玉堂并金屋,愿年年、岁岁花间醉。
餐秀色,挹高致。西园飞盖东山妓。
问何如、半山雪里,孤山烟外。
管甚夜深风露冷,人与长瓶共睡。
任翠羽、枝头多事。
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
簪白发,莫教坠。
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
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
且置零头,举将成数,算起君须识。
从今十倍,恰当彭祖八百。
更把百倍添来,庄椿身世,又十头添撇。
况迈非熊年纪在,管取方来勋业。
子既生孙,孙还又子,堆几床牙笏。
瑶池会宴,饱看几度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