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里新莺高复低,遍身金缕养初齐。
自来幽谷偏求友,惯领东风试学啼。
何处王孙停柳外,十年征戍忆辽西。
上林乔木知多少,他日一枝应借栖。
花里新莺高复低,遍身金缕养初齐。
自来幽谷偏求友,惯领东风试学啼。
何处王孙停柳外,十年征戍忆辽西。
上林乔木知多少,他日一枝应借栖。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赋得新莺》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首句“花里新莺高复低”,以花开为背景,新莺在花丛中高低起伏地鸣叫,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次句“遍身金缕养初齐”,形容新莺羽毛初长,如同穿着金色的衣裳,娇嫩而美丽。
第三句“自来幽谷偏求友”,写新莺喜欢在幽静的山谷中寻找同伴,体现了其对和谐环境的偏好和社交习性。第四句“惯领东风试学啼”,则描绘了新莺在春风中练习啼鸣,展现出学习成长的过程。
第五、六句“何处王孙停柳外,十年征戍忆辽西”转向抒情,通过“王孙”和“征戍”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辽西边塞的遥远联想。最后一句“上林乔木知多少,他日一枝应借栖”,以新莺自比,暗示自己虽然现在身处幽谷,但期待着未来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新莺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感寄托,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老夫暮倚襟江楼,青山西来当屋头。
白云洗空凉雨过,明月不随银汉流。
槐里弟兄交有道,季方更比元方好。
敲门蹋月夜相过,玉树清风满怀抱。
笑呼麻姑青玉浆,仰天邀月月在觞。
须臾各饮数十月,月复挂在天中央。
伯也尊前重告别,明日放舟东入浙。
我身愿为帆上云,我心愿作杯中月。
云随帆去不相离,月落杯中时见之。
画舫西湖载歌舞,荷花杨柳总相思。
老我不归今四夏,近闻湖上多清暇。
竹雪能临内史书,武唐解写王维画。
故人东老最工诗,兴绕南枝与北枝。
若见诸贤烦问讯,梁园词客待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