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居遣兴一首》
《卜居遣兴一首》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老懒清吟口角钤,任真虚一性安恬。

士农轨范一身任,孔老穷探两者兼。

斋舍晦晨鸡弗已,翱翔晚节蔗弥甜。

平生缘业今何憾,伫返神魂倍蓰添。

若个生涯论屋谷,课催童子具醪盐。

俊游稍谢出囊颖,道念常嗤隔日痁。

拟古纰疏何柳骨,摄生精密必张髯。

鹤轩发兴从讥晏,雁塔乘时定合尖。

(0)
注释
清吟:清雅的吟诵。
任真:任凭真性。
孔老:指孔子和老子。
晦晨:清晨天色阴暗。
鹤轩:隐居之所。
雁塔:古代的佛塔,比喻学问高深之处。
翻译
老者懒于清雅的吟诵,任凭真性自然安详。
他以士农典范为己任,孔孟之道深入探究,两者兼得。
清晨斋舍暗淡,鸡鸣不止,晚年生活如甘蔗般甜美。
回顾一生,无遗憾,期待灵魂回归,心境更加丰富。
以何种方式度日,如同谈论房屋和谷物,督促孩童准备酒和盐。
年轻时的游历渐渐减少,对道义的追求常常嘲笑隔日的病痛。
模仿古人虽有瑕疵,但如柳骨般独特,养生之道精细入微。
在鹤轩中兴起,不畏讥讽,如雁塔尖端,把握时机。
鉴赏

这首宋诗《卜居遣兴一首》是苏籀所作,诗人以闲适之笔,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首句“老懒清吟口角钤”,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年老却心境淡泊,享受清静吟咏的生活。次句“任真虚一性安恬”表达了诗人随性自然,内心宁静的性格。

“士农轨范一身任,孔老穷探两者兼”体现了诗人对儒家伦理与道家思想的兼收并蓄,既有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又追求道家的无为而治。接下来,“斋舍晦晨鸡弗已,翱翔晚节蔗弥甜”描述了诗人早起晚睡,生活简朴,晚年更是甘之如饴。

“平生缘业今何憾,伫返神魂倍蓰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满足,对未来充满期待。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教诲孩童、饮酒烹盐的日常,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世俗嘲笑的态度,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鹤轩发兴从讥晏,雁塔乘时定合尖”以鹤轩和雁塔为喻,寓意自己虽年老但仍怀有进取之心,希望能有所作为。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端居无以遣兴偶成三小诗仍用前韵呈元寿会元二公·其一

桄榔涩勒易成林,午枕萧然一榻深。

春半已无桃杏在,夜深惟有月华侵。

(0)

庭植惠雪菊严冬盛开

冷艳霜苞向日舒,移将小槛近阶除。

应知海外冬无雪,留与寒儒夜映书。

(0)

渡海三首·其二

出处从今莫问天,南来跨海岂徒然。

须知鲁叟乘桴兴,未似商岩济巨川。

(0)

灵真道人久无诗来用协甫韵并前篇寄之且拉尔耳翁同赋

道人何处是生涯,山绕孤村水绕家。

鬓里雪霜全扫白,胸中梨枣旋开花。

已乘绿景功初就,更服黄精善莫加。

若向静中生妄想,还如炎地走冰车。

(0)

辛亥中春遂宫祠之请自渔浦转山入离渚宿化城以归道中成鄙句

谁倩冰霜一扫空,旋烘和气转春风。

野田溢水层层落,山路催花树树红。

门巷旋教开竹径,姓名初喜挂琳宫。

江湖乍脱风波地,莫拟扁舟伴钓翁。

(0)

校文毗陵经由见寄

牵衣儿女最相关,节物催人岁欲阑。

船落草声惊梦断,水涵山影照杯残。

堂深空羡河阳集,被冷谁怜范叔寒。

坐想归途花正好,杜鹃声里破愁颜。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