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
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春。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
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春。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名为《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其一)》。通过这短暂而充满意象的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以及他个人情感的流露。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 这两句是对古代名将王俭和萧何的赞颂。王俭被誉为有着非凡才华的杰出人物,而萧何则以其忠诚和能力而成为社稷(古代宗庙和土地之神)的象征。
“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丹阳山水间的布衣客,以及一位年迈却仍坚守自己理想的老者。这里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和不随波逐流者的赞赏。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春。” 这两句分别描绘了燕山晚霞下的刻石与汉水春潮中沉没的古碑。这两种景象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和自然界的不朽壮丽。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表明他将从此远离尘嚣,沉浸在精神上的满足之中,不再被物质世界所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