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其一》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

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春。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0)
注释
王俭:古代名臣,南朝齐的宰相。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以执法严明、善于选拔人才著称。
丹阳:古地名,今江苏南京一带。
莲渚:可能指莲池边,象征诗人晚年生活之地。
白头人:指年老的人。
燕山:泛指北方山脉,这里可能指代王俭的葬地。
汉水:长江支流,这里指代南方。
污车茵:比喻因地位或行为不洁而玷污他人。
翻译
王俭才华出众,如同萧何般为国家重臣。
他曾是丹阳的平民,如今在莲渚成为白发老者。
他的事迹刻在燕山的暮色中,墓碑沉入汉水的春波之下。
从此以后,我只能空怀酒意,再无资格污染车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名为《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其一)》。通过这短暂而充满意象的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以及他个人情感的流露。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 这两句是对古代名将王俭和萧何的赞颂。王俭被誉为有着非凡才华的杰出人物,而萧何则以其忠诚和能力而成为社稷(古代宗庙和土地之神)的象征。

“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丹阳山水间的布衣客,以及一位年迈却仍坚守自己理想的老者。这里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和不随波逐流者的赞赏。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春。” 这两句分别描绘了燕山晚霞下的刻石与汉水春潮中沉没的古碑。这两种景象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和自然界的不朽壮丽。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表明他将从此远离尘嚣,沉浸在精神上的满足之中,不再被物质世界所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怀。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读白沙先生诗集·其二

天然无句是推敲,诗到江门品绝高。

几处风花真有此,古来周邵本人豪。

冥心水月谁堪会,盥手山泉我自抄。

读到乌啼春在处,江山垂老觉神交。

(0)

卧林亭杂诗·其一

雨里青山真可爱,此怀可许托张袁。

谁教老竹刚三个,独与痴人共一轩。

蹇浅谩劳吾子爱,迂疏敢顾众人言。

吾公满壁淋浪墨,何日来看独乐园。

(0)

雪中和怀玉·其五

未尽孤撑力,风波却少回。

江湖今日好,天地此帆开。

水静天平阁,山苍雪漫排。

行藏应此老,真见仲尼来。

(0)

桃林书屋为临江方文亨

片霞香点万书堆,手倦抛书拨篆灰。

多少旁人迷指顾,是天台不是天台。

(0)

题画·其一

天地颓然此秃翁,逢人何处托焦桐。

瘦筇短日柴荆外,万一山人不耳聋。

(0)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其一

酒杯无语问江州,曾许渊明共唾刘。

倘更白头成晋史,老夫当拜数枝秋。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