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外路,万里指长安。
舄向天中去,琴留海上弹。
龟文频抚剑,羊角欲生冠。
相送情无已,宁因感遗肝。
洛阳桥外路,万里指长安。
舄向天中去,琴留海上弹。
龟文频抚剑,羊角欲生冠。
相送情无已,宁因感遗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送宋仲石赴召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宋仲石前往京城长安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洛阳桥外路,万里指长安”,以洛阳桥为起点,遥指千里之外的长安,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方向,也暗示了友人行程的遥远与艰辛。接下来,“舄向天中去,琴留海上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边是友人踏上征途,向着天空中的长安进发,另一边则是诗人留在海边,独自弹奏着琴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之情。
“龟文频抚剑,羊角欲生冠”两句,通过龟文与羊角的意象,以及抚剑与生冠的动作,象征着友人即将面对的挑战与荣耀,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勇往直前、成就一番事业的美好祝愿。
最后,“相送情无已,宁因感遗肝”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离别在即,这份情谊也不会停止,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忠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司祀名郎下紫宸,王师载主尚时巡。
丕承配极威灵在,对越垂休命秩新。
幽梦想多春草句,清江为洗涅衣尘。
行观前席来宣室,可但从容问鬼神。
我生少所可,靡靡世一律。
如君素心人,指不三四屈。
久与宵人游,归卧常自失。
效尤起媮心,阿意增美疾。
低回强酬酢,高论形敢出。
缅怀参同子,蚤入伊洛室。
闻道既先我,论诗又奇崛。
纵横谈天口,卓荦扛鼎笔。
胜我何足云,论交敢自必。
桓公肯见规,寡过行有日。
书来约过从,一笑破萧瑟。
新凉宜灯火,永夜勘书帙。
岂无一尊酒,少促软语膝。
更呼小丛歌,未怕官长诘。
跂予占骑气,千岭秋回郁。
著鞭及清境,滟滟月华溢。
学道日已媮,干时心同懒。
同怀能几人,俛仰风雨散。
晚得吴王孙,抱衅戢高翰。
由来清庙质,不赋白石烂。
笑我尘土中,坐受微粟绊。
新诗中音会,天律度弦管。
未能载酒问,但作焚砚叹。
况闻翻贝叶,一悟了真幻。
文章乃儿剧,安用黑白判。
何时商略此,得酒不待劝。
渊明乃畸人,游戏于尘寰。
南窗归徙倚,宇宙容膝间。
岂不念斗米,折腰谅匪安。
是非无今昨,飞倦会须还。
国器青云姿,逸志追孔鸾。
曲肱数椽底,尚友千载前。
规模琴书室,料理松菊缘。
心游万物表,了觉函丈宽。
念君方适越,昔至谁云然。
要知丘壑志,本出轩裳先。
琐闼丽宸居,追飞不云艰。
回车莫待远,泉石闻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