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弄云海,阆风欲手攀。
秀色不可解,西山如连环。
缅怀避世人,结屋栖孱颜。
视世一蜗角,笑悯触与蛮。
我生笑痴仙,遂恬升斗悭。
尚馀诗书债,倖此朱墨闲。
缨冠出救斗,安得长闭关。
仙人形识此,妄自凭愚顽。
落日弄云海,阆风欲手攀。
秀色不可解,西山如连环。
缅怀避世人,结屋栖孱颜。
视世一蜗角,笑悯触与蛮。
我生笑痴仙,遂恬升斗悭。
尚馀诗书债,倖此朱墨闲。
缨冠出救斗,安得长闭关。
仙人形识此,妄自凭愚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然态度。首句“落日弄云海,阆风欲手攀”以夕阳与云海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秀色不可解,西山如连环”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仙境的美丽与神秘。
接着,“缅怀避世人,结屋栖孱颜”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避世生活,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间。“视世一蜗角,笑悯触与蛮”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轻蔑与对人性的悲悯,认为世间纷争如同蜗牛角一般微不足道。
“我生笑痴仙,遂恬升斗悭”表明诗人虽向往仙界,但并不执着于此,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尚馀诗书债,倖此朱墨闲”则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即使在忙碌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宁静与乐趣。
最后,“缨冠出救斗,安得长闭关”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即使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不忘关注世事,希望能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仙人形识此,妄自凭愚顽”则是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认为自己虽有追求,但不应过于执着,应保持理智与清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现实世界的思考,以及在两者之间的平衡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