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晴云半有无,雨馀秋色满江湖。
扁舟也欲投簪去,何处青山似画图。
老树晴云半有无,雨馀秋色满江湖。
扁舟也欲投簪去,何处青山似画图。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题秋江云树图(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老树晴云半有无”,通过“老树”和“晴云”的形象,展现出秋日午后天空中淡淡的云彩与老树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
次句“雨馀秋色满江湖”,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秋意,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满眼皆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广阔景象,透露出一种空旷而深沉的秋意。
第三句“扁舟也欲投簪去”,诗人借扁舟之意向读者传达出一种归隐之意,仿佛想要放下尘世的羁绊,乘舟而去,寻找那如画般的青山,流露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何处青山似画图”,以设问的方式强调,诗人遍寻秋色,却不知何处的青山能比眼前的画面更美,表达了他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江云树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
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粳稌。
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
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
逝将解簪绂,卖剑买牛具。
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稆。
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田三昔同僚,向我每倾倒。
当年或龃龉,反覆看愈好。
寇三我部民,孝弟化邻保。
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石生吾邑子,劲立风中草。
宦游甑生尘,菽水媚翁媪。
我穷交旧绝,计拙集枯槁。
三子尤见存,往复纷纻缟。
迎我淮水北,送我睢阳道。
愿存金石契,凛凛贯华皓。
若人大槐中,不作蝼蚁梦。
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
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
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
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
故公所言者,大抵静观动。
胡能更八十,异日亦高冢。
绝怜稽山下,不逐梅笋贡。
堂前谩名龟,堂下或歌凤。
寿公晚唐衣,聊为吾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