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上松柏青,群鹰据之巢。
健羽能击风,讵畏秋声高?
平坰产无兔,燕雀难为饕。
睥睨空濛间,积心亦已劳。
何如饮露蝉,不识秋叶彫。
遗蜕归自然,灵气还逍遥。
陵上松柏青,群鹰据之巢。
健羽能击风,讵畏秋声高?
平坰产无兔,燕雀难为饕。
睥睨空濛间,积心亦已劳。
何如饮露蝉,不识秋叶彫。
遗蜕归自然,灵气还逍遥。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对比松柏上的鹰与饮露的蝉,以及在空濛间睥睨的燕雀,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冲突。
首句“陵上松柏青,群鹰据之巢”描绘了松柏之上,群鹰筑巢的情景,象征着强者占据优势地位。接着,“健羽能击风,讵畏秋声高?”表达了鹰的勇敢与坚韧,它们不畏惧秋日的高风,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平坰产无兔,燕雀难为饕”则转而描述了平旷之地,没有兔子可供燕雀捕食,燕雀难以满足其食欲,暗示了自然界中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的残酷性。
“睥睨空濛间,积心亦已劳”描绘了燕雀在空濛间睥睨,内心充满了劳苦与不安,进一步强调了生存的压力和挑战。
最后,“何如饮露蝉,不识秋叶彫。遗蜕归自然,灵气还逍遥。”将视角转向了饮露的蝉,它不识秋叶凋零,遗蜕归于自然,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命态度。这与鹰的勇猛、燕雀的劳苦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生物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千里起归思,翛然物外身。
海山经处雾,梅岭到时春。
药更开新楮,庭应长旧筠。
年衰重方术,聊此送行人。
感君千里远相过,晤语经旬接粹和。
上客杯盘祗炊黍,主人门巷正张罗。
海山雾暗红尘少,岭路梅黄细雨多。
日暮津亭送归恨,唯知极目望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