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
但觉星河近,偶同江海闲。
事抛兴废外,谈极有无间。
却笑明朝俗,红尘随马还。
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
但觉星河近,偶同江海闲。
事抛兴废外,谈极有无间。
却笑明朝俗,红尘随马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开篇“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两句,设定了清凉的夏日傍晚和明亮的月光笼罩着连绵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但觉星河近,偶同江海闲”则将这种感觉推向高潮,仿佛诗人与遥远的星辰、广阔的江海都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亲密和交流。
接下来的“事抛兴废外,谈极有无间”表明诗人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繁华和兴衰,能够从容地与友人探讨宇宙万物、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哲理问题。在这种境界中,时间和空间都变得不再重要。
最后,“却笑明朝俗,红尘随马还”则是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面对纷扰复杂的现实世界,诗人选择了淡然一笑,将尘世的喧嚣和个人的命运比作随风而逝的尘埃。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通过与自然界的沟通来达成内心平静的追求。
丹青岂相误,难貌倾城人。
可怜汉宫娇艳质,去作穹庐憔悴身。
泣上雕鞍向边去,蹙损娇娥对谁语。
风沙萧飒塞草秋,回盼秦云双涕流。
未得君王一朝宠,空写琵琶千古愁。
琵琶转弹愁转多,玉颜博得天骄和。
至今冢上青青草,能使行人哀绮罗。
道旁伫立两班班,秋不成衣冬不寒。
风雨凋零容貌古,冰霜摇落藓痕乾。
举头何物杨歧泣,极目谁怜蜀道难。
未说桑田变沧海,岁同明月照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