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家报·其三》
《得家报·其三》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艰危历尽到岩居,可有丹梯上碧虚。

玉女烟中频索梦,莲花叶上细题书。

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间云架小庐。

别院棋枰声隐隐,微风恍惚动仙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艰难险阻,最终隐居山林的高人形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隐士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联“艰危历尽到岩居,可有丹梯上碧虚。”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处境与追求,他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选择了隐居于岩石之中,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这里使用“丹梯”一词,既暗示了通往仙境的路径,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修炼与升华。

颔联“玉女烟中频索梦,莲花叶上细题书。”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情趣。他似乎与自然界的精灵——玉女有着不解之缘,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频繁地寻求梦境的启示;同时,他还细心地在莲花叶上书写,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心灵寄托的一种方式。

颈联“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间云架小庐。”描述了隐士在自然环境中的劳作与创造。面对积雪覆盖的道路,他不畏艰难,修补并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而在云雾缭绕之间,他搭建起自己的小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尾联“别院棋枰声隐隐,微风恍惚动仙裾。”以棋局的声响和微风吹动衣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别院中传来的棋声,仿佛是隐士与自然对话的方式,而微风轻拂衣袂,则是自然界的回应,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综观全诗,袁宏道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一位隐士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题鹅鼻山

龙泉五盏张帆去,鹅鼻三杯衣锦归。

寄语长泉后生者,年年盛事莫相违。

(0)

清平乐·其三游石头城

石头虎踞。骄虏何能渡。曾是六朝雄胜处。

瑞绕碧江云路。当时霸国多贤。风流只解遗鞭。

便好扬舲北伐,举头即见长安。

(0)

点绛唇·其一

我为劳生,自怜浪迹天涯遍。如今春换。

又是孤萍断。谁信年时,老子情非浅。思量见。

画楼天远。花倚夕阳院。

(0)

南浦.四月八日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0)

临江仙·其二赠妇人写字

槛竹敲风初破睡,楚台梦雨精神。

背屏斜映小腰身。山明双剪水,香满一钗云。

炉袅金丝帘窣地,绮窗秋静无尘。

半钩春笋带湘筠。兰亭初写就,愁杀卫夫人。

(0)

采莲衮/采莲令

有珍馔,时时馈。滑甘丰腻。紫芝荧煌,嫩菊秀媚。

贮玛瑙琥珀精器。延年益寿莫拟。人间烹饪徒费。

休说龙肝凤髓。动妙乐、仙音鼎沸。玉箫清,瑶瑟美。

龙笛脆。

杂遝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馀韵悠扬,竟海变桑田未止。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