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门开处即玄关,白日青天去不还。
多少幻形俱脱化,独留仙掌在人间。
顶门开处即玄关,白日青天去不还。
多少幻形俱脱化,独留仙掌在人间。
这首诗以“武夷十咏(其三)仙掌峰”为题,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诗中描绘了仙掌峰的神秘与超凡脱俗之感。
首句“顶门开处即玄关”,以“顶门”象征人的精神世界,暗示着仙掌峰是通往精神世界的门户或通道,隐含着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意味。接着,“白日青天去不还”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仙掌峰不可触及、超越现实的向往和敬畏之情。这里,“白日青天”象征光明与高远,而“去不还”则强调了其难以达到的特性。
后两句“多少幻形俱脱化,独留仙掌在人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多少幻形俱脱化”意味着世间的一切虚幻表象都将消逝,只有内在的真实本质得以显现。这既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也是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呼唤。后半句“独留仙掌在人间”则是对仙掌峰这一独特景观的赞美,它仿佛是人间与仙境之间的桥梁,既保留了自然界的奇观,又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仙掌峰作为精神寄托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