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孙传师密学挽辞·其四》
《孙传师密学挽辞·其四》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伯仲持哀日,余方倾盖初。

炷香翻贝叶,酌茗饭园蔬。

一作邗沟别,空传桂岭书。

升堂揖遗像,回首意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潜为孙传师密学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悼念逝者的情景。首句“伯仲持哀日”,以“伯仲”比喻兄弟,暗示逝者在世时与兄弟间的关系紧密,哀悼之日,兄弟们共同表达哀思。接下来,“余方倾盖初”则转而描述悼念者自己初次与逝者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

“炷香翻贝叶,酌茗饭园蔬”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悼念仪式中的细节:点燃香烛,翻阅佛经(贝叶经),品茗,食用园中自种的蔬菜,这些行为既体现了佛教的信仰,也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悼念的庄重与深情。

“一作邗沟别,空传桂岭书”两句,则通过回忆与逝者的最后一次分别,以及之后的通信情况,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舍和对未能再见的遗憾。邗沟和桂岭在这里可能代表不同的地点或时间,强调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最后,“升堂揖遗像,回首意何如”两句,描绘了悼念者在逝者家中,面对遗像行礼的情景,以及回望时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一场景充满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具体的仪式活动和情感表达,深刻地展现了悼念逝者时的哀伤、怀念与尊重,以及对逝者生前生活点滴的追忆,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则天挽歌

还应鼎湖剑,千载忽同归。

(0)

谒二妃庙

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

江凫啸风雨,山鬼泣朝昏。

(0)

微雨

天青织未遍,风急舞难成。

粉重低飞蝶,黄沈不语莺。

自随春霭乱,还放夕阳明。

惆怅池塘上,荷珠点点倾。

(0)

秋日感事

一叶飘然夕照沈,世间何事不经心。

几人欲话云台峻,独我方探禹穴深。

鸡檄固应无下策,鹤书还要问中林。

自怜情为多忧动,不为西风白露吟。

(0)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0)

翰林院望终南山·其一

窃慕隐沦道,所欢岩穴居。

谁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庐。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尝摅。

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