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下城海,四更残月高。
空天蝙蝠舞,荒篱络纬号。
练砧霜色出,银汉露光韬。
延凉坐握发,差与涤烦嚣。
北斗下城海,四更残月高。
空天蝙蝠舞,荒篱络纬号。
练砧霜色出,银汉露光韬。
延凉坐握发,差与涤烦嚣。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闲居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首句“北斗下城海”以北斗星的视角,俯瞰城市与大海,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空间感。接着,“四更残月高”点明时间,夜已深沉,月亮高悬,暗示着夜晚的静谧与孤独。
“空天蝙蝠舞,荒篱络纬号”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蝙蝠在空旷的夜空中自由飞翔,络纬(即纺织娘)在荒芜的篱笆边鸣叫,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
“练砧霜色出,银汉露光韬”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白练般的衣物在霜色中显得格外洁白,银河的露珠在夜色中闪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延凉坐握发,差与涤烦嚣”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在凉爽的夜晚,诗人静静地坐着,手中握着头发,仿佛是在梳理心灵,清除心中的烦恼与喧嚣,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追求,体现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一桂写生我夙知,兹作林岚亦清竦。
面临大壑百丈宽,背峙层峦千叠涌。
层峦半露古佛龛,幕以流云云活动。
招提无碑建何年,古木疏篁相掩拥。
孤亭飞瀑皆合宜,不假安排契濛澒。
我有牢骚无限愁,对之颇觉开心孔。
家丞秋实乃在兹,审哉择术邹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