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
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
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
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当地人民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在山田中开凿水道引入泉水灌溉农田的场景。泉水的来源则依赖于积雪融化,这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反映了当地环境的特殊性。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一位年迈的蕃王,这位蕃王已经80岁高龄,却仍然对春雨如何滋养禾苗充满好奇。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暗示了传统农耕文化在当地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通过这位老者的视角,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古老智慧的尊重与对自然循环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深意的叙述,展现了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何必游嵩少。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
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
发如此、临流羞照。
屈指向来夸毗子,被西风、一笔都勾了。
曾不满,达人笑。当年玉振于江表。
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
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
偶落笔、不经人道。
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出没看乌帽。
君举白,我频釂。
人言官冗,老病底、法当先省。
况行则蹒跚,立时跛倚,幸免做他两省。
客怕逢迎书慵答,得省处、而今姑省。
笑落尽桃花,仆家梦得,重来郎省。凉冷。
綀衣差薄,蒲葵堪省。
叹三纪单栖,二毛纯白,情味似潘骑省。
鬻马遣姬,惟书与画,点检依然难省。
也不用、畜犬防偷,老去睡眠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