蓂英春恒识,韶茎夜自吟。
惯生空里象,解幻古为今。
火树争璀灿,冰泉细酌斟。
灵通能尔绝,未免有机心。
蓂英春恒识,韶茎夜自吟。
惯生空里象,解幻古为今。
火树争璀灿,冰泉细酌斟。
灵通能尔绝,未免有机心。
这首诗描绘了鳌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首句“蓂英春恒识,韶茎夜自吟”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春日里蓂英(一种植物)似乎能感知四季更迭,夜晚时分,韶茎(可能指花或草)在月光下低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接下来的“惯生空里象,解幻古为今”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现实的意境。空中的景象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能够穿越古今,展现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灵性。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神奇,也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探索。
“火树争璀灿,冰泉细酌斟”则将视角转向了具体的自然景观。火树的璀璨与冰泉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热烈奔放,后者宁静深邃,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自然世界。通过“争”字,生动地描绘了火树竞相绽放的景象,而“细酌斟”则形象地表现了冰泉的细腻与珍贵。
最后,“灵通能尔绝,未免有机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思考。自然界的灵性与通达令人惊叹,但同时也暗示着人类对于自然的干预与利用,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应保持敬畏之心,避免过度开发破坏其原有的和谐与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江西名士多所识,尽道延陵有异孙。
赋就早能传学子,诗成晚更彻宗门。
经过县郭办相觅,邂逅心期欲暂论。
禁省催君咏红药,江湖要我撷芳荪。
江梅自癯瘠,挫抑岂多禁。
未腊忧风雪,先春病雨阴。
开时能慰眼,落去更关心。
何以宽愁寂,村醪得屡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