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吉光片羽,宛然入木七分。
潇洒三希昼永,别逢晋右将军。
真是吉光片羽,宛然入木七分。
潇洒三希昼永,别逢晋右将军。
此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王羲之游目帖真迹(其一)》。在鉴赏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后世尊为“书圣”。他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最为人称道,对后世书法艺术影响深远。游目帖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流畅自然、神采飞扬的笔触,展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独特魅力。
弘历,即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不仅在政治上成就卓著,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建树,尤其擅长诗歌。
此诗通过“吉光片羽”、“入木七分”、“潇洒三希昼永”等词语,表达了对王羲之游目帖真迹的赞美之情。其中,“吉光片羽”比喻珍贵稀少的美好事物,此处用来形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高雅与独特;“入木七分”则形容书法笔力深厚,能够深入纸张之中,显示出王羲之书法技艺的精湛;“潇洒三希昼永”则描绘了王羲之书法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既展现了书法的动态美,又体现了作者对王羲之书法风格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王羲之游目帖真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文人皇帝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审美品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中对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和深厚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与表达。
今宵去人哭,明日居人歌。
行止有分定,人生知几何。
悠扬转蓬根,浩荡西北风。
弱质任飘翻,栖息何时终。
顾此增永叹,永叹情靡极。
举酒欲饮之,持杯三太息。
有生同此怀,幸会期无乖。
张灯厉丝竹,我意君当谐。
譬彼天上月,暂盈仍就缺。
念之动遐思,忧心不遑掇。
忧心曷能已,川流逝无止。
大观亦齐物,讵谓私一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