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岁每添怀抱恶,北风弄雪晚冥冥。
捐书未必遂闻道,厌世何为空养形。
歌哭圣狂喧海市,酣嬉醉梦秘云屏。
人间正有沉迷药,莫信灵均说独醒。
残岁每添怀抱恶,北风弄雪晚冥冥。
捐书未必遂闻道,厌世何为空养形。
歌哭圣狂喧海市,酣嬉醉梦秘云屏。
人间正有沉迷药,莫信灵均说独醒。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题为《残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岁末时分的感慨和心境。首句“残岁每添怀抱恶”揭示了诗人面对年终岁尾时内心的苦闷与不满,可能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或对未来的忧虑。接着,“北风弄雪晚冥冥”描绘了寒冷冬夜的景象,暗含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
“捐书未必遂闻道,厌世何为空养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求知的怀疑,认为即使博览群书也不一定能真正领悟人生之道,同时质疑自己是否过于消极,只是空度光阴。接下来,“歌哭圣狂喧海市,酣嬉醉梦秘云屏”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现实生活比喻为热闹而虚幻的海市蜃楼,而自己的梦境则如云遮雾绕般深不可测。
最后两句“人间正有沉迷药,莫信灵均说独醒”点明了诗人的深刻洞察,他认为世间纷扰如同迷幻药,使人难以自拔,告诫人们不要过于相信那些标榜清醒的人,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个人清醒认识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郑孝胥在清末社会动荡中的独特思考和个人体验。
独听松风度九夏,两鬓无情生二毛。
渠侬翰墨流声远,老我山林畜眼高。
往日相从不知乐,只今说梦竟徒劳。
男儿肯受人拘束,相见频频赋大刀。
半岁无书界我胸,短蓬念汝过残冬。
官情但可京口酒,客梦应随浮玉钟。
弃纵向来缘底事,妍妆今日为谁容。
书来剩喜归期近,伴我清吟倚老松。
侯门无罴虎,进者何趑趄。
主人畏客来,有甚虎与罴。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忧悲。
我爱田上翁,面有无求姿。
不怨春作苦,联以岁晚期。
藜藿如羊枣,豆粟兼晨炊。
西风作霜晴,晓寒起呼儿。
大儿收橡实,小儿拾松枝。
无求当自求,勿用他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