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
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
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
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
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
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
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月光如洗图景。"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中,“霄汉”指的是天上的银河,诗人将秋夜的明亮月光比喻为银河,表达了月光的洁白和浩瀚。"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则是描写桂花在清澈的山间开放,而“夜珠”指的是露水,在夜晚充盈如同珍珠一般。
接下来,“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手臂搭在窗棂上,外面有鹊鸟在树枝上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则是月光投射在平坦的原野上,清晰可见,而天边的云彩也被初升的太阳轻轻染红。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中,“晶晃”形容露水的晶莹剔透,“浮轻露”则是夜间的微弱露气,而“裴回”指的是月光在窗棂上反射的波动影像,增添了一种神秘感。最后,“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孤寂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宁静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