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

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

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华山绝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太华高临万里看”,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太华山的雄伟壮观,仿佛可以俯瞰万里江山。接着“中原秋色更漫漫”,点出季节与地点,渲染出一种深秋的辽阔与寂寥。

“振衣瀑布青云湿”一句,通过“振衣”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登山者的豪迈与不凡,而“青云湿”则暗示了山中瀑布的壮丽与湿润。“倚剑明星白日寒”,借“倚剑”和“白日寒”描绘出夜晚星空下的冷峻与孤独,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孤傲。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东面的山峰与西来的紫气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方向与力量,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最后,“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对实现理想道路的艰难认识,既有自我欣赏的意味,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次韵王正甫马陵感事

风雨关河浩荡愁,骚人憭慄对清秋。

追君旧事何堪听,投我新诗不易酬。

纸上安知百年后,酒中聊可一生浮。

言归款段谁能约,正有疏顽马少游。

(0)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常爱东陵早拂衣,我行曾不叩荆扉。

凭君天柱峰头望,看我扁舟几日归。

(0)

和文潜二首·其一

阮籍空贪步兵酒,阳城犹恋集贤书。

饱知世事非人力,可是因玄更泊如。

(0)

僧舍小山三首·其二

爱此聚沙戏,知自法王孙。

一运郢斤手,都无禹凿痕。

藤梢未挂壁,荷叶欲生盆。

笑问山阴道,潜通何处村。

(0)

春晚·其一

苔色侵阶上,晴光度隙来。

庭花随鸟下,池藻逐鱼开。

旧国悲铜雀,新诗拟玉台。

一春常道路,归即送春回。

(0)

张君玉用伯浑韵见示次韵为谢

瞿唐石城干云霄,城中飞书频见招。

主公贤似晋重耳,兼如郇瑕地沃饶。

此行华堂伴清燕,退食从容日相见。

篇章卷舒文锦绣,光彩照映军组练。

子宁为官滞一州,不须仰天歌四愁。

主公早晚登凤阁,子亦牵联立螭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