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子与登湖上台》
《同子与登湖上台》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大漠苍苍鸿雁回,中原极目思悠哉。

白云双阙湖边出,落日西山树杪来。

词客百年相对酒,秋阴万里共登台。

侧身戎马过逢地,城柝朝闻角暮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首联“大漠苍苍鸿雁回,中原极目思悠哉”以大漠和鸿雁起笔,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鸿雁南归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颔联“白云双阙湖边出,落日西山树杪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白云从双阙(宫殿)边升起,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交汇;落日余晖洒在西山的树梢上,既渲染了黄昏的宁静氛围,也寓意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颈联“词客百年相对酒,秋阴万里共登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之中。词客(诗人)与友人相对饮酒,虽是短暂的相聚,却能感受到心灵的共鸣。而“秋阴万里共登台”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超越时空界限,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共同的季节变化和情感体验。

尾联“侧身戎马过逢地,城柝朝闻角暮哀”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联系起来。诗人站在曾经战马驰骋之地,耳边仿佛还能听到清晨的号角声和夜晚的哀鸣,这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战争残酷和生命脆弱的感慨。这一联通过历史的回响,深化了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在宏大的自然景观中寻求个体情感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其二

儒雅名公子,承平辅相孙。

台仪尊右辖,世职重高门。

富贵今如梦,便蕃殁有恩。

迩英前席地,无复进嘉言。

(0)

次韵宋次道学士重过礼院

斋居永日坐重帘,共叹清才久滞淹。

诗格转精缘大手,风情不薄早斑髯。

曲台论议于今美,东观翻雠载世兼。

孤学尸官犹有赖,繄君馀润远相沾。

(0)

吏部顿郎中起陆尚书佃与同年因迎哲宗神主集班西苑追思昔预闻喜逮今三十一年再至感旧赓唱长言远垂寄示老病读之不觉感叹强次前韵以答嘉贶

集英亲策际天人,曾见诸贤解褐巾。

荐棘校文钦藻思,华林颁宴接车尘。

年光世故推移久,士论朝咨宠遇新。

老病忽纡怀旧作,长吟犹忆曲江春。

(0)

太平守梅学士隔阔累年会遇京口喜道旧故特枉篇章勉次来韵二首·其二

学海儒珍昔所知,于令刮目异常时。

蜗庐何幸纡千骑,萤烛多惭对九枝。

铅摘次书才赡雅,麈毛挥辩状清羸。

竹符芸省翻留滞,可是青云缓步迟。

(0)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其三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莫为歌诗能数眯,圣朝终要颂华勋。

(0)

昨日纳还公择诗卷相次复示三篇不独说茶曲尽其妙加以敏捷不易追攀辄罄鄙言聊答嘉贶·其二

昔年叨预通闺籍,曾得红囊贡茗来。

今日中台重受赐,回头已度十春雷。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