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
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
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
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
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任职一年后归家的情景。开篇“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表明了官员在外地任职一年的时间流逝,以及他所在的县城与远处的玉峰山相连,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也象征着心灵的向往。
接着“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生动地描绘了官员归乡途中的情景。他用竹制的篮子收集山间的果实,用陶制的瓶子装载清澈的泉水,这些都是他对自然和家乡深厚感情的体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态度。
“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则描写了官员在秋雨过后的归途中,他锁上了门扉,聆听着傍晚时分的钟声。这不仅是对归家场景的刻画,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表达了官员对远离的故乡——丹阳浦的深情。尽管身在外地,但他的思念如同钓住的心绪,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这强烈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共同构成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透露出一位远离家乡、在外漂泊官员的孤独与怀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