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儒珍昔所知,于令刮目异常时。
蜗庐何幸纡千骑,萤烛多惭对九枝。
铅摘次书才赡雅,麈毛挥辩状清羸。
竹符芸省翻留滞,可是青云缓步迟。
学海儒珍昔所知,于令刮目异常时。
蜗庐何幸纡千骑,萤烛多惭对九枝。
铅摘次书才赡雅,麈毛挥辩状清羸。
竹符芸省翻留滞,可是青云缓步迟。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体现了诗人与旧友重逢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全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崇,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首句“学海儒珍昔所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如大海般广博而珍贵的认识,这里的“昔所知”暗示了一种时光流转,旧日往事的回忆。紧接着,“于令刮目异常时”则描绘出一种突然之间,对过去经历和认知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在“蜗庐何幸纡千骑,萤烛多惭对九枝”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幸运之情。这里的“蜗庐”指的是古代文人的书斋,而“纡千骑”则象征着知识和学问的广大;“萤烛多惭对九枝”中的“萤烛”是微光,“九枝”可能暗指九品官阶或其他事物,这里的“多惭”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所达到的文化修养与成就感到自豪但又不失谦逊。
接下来的“铅摘次书才赡雅,麈毛挥辩状清羸”则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和对美好文章的追求。这里的“铅摘”可能是指精选或摘录,“次书”即按照顺序整理的作品;“麈毛”象征着才华横溢,而“挥辩状清羸”则描绘了一种文笔流畅,语言清澈的情景。
最后两句“竹符芸省翻留滞,可是青云缓步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里的“竹符”可能是书信或信息的象征,“芸省翻留滞”则是在说这些往事如同经典文章被反复阅读而不觉厌倦;“可是青云缓步迟”中的“青云”象征着高远和自由,整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很珍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知识、友情和个人成就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然开朗之感。
士而志于道,谁云不自量。
山海虽崇深,行者尚梯航。
况复我固有,本根先混茫。
渺然一微尘,犹足铸虞唐。
随遇得真乐,何适非道场。
回首观世间,汩没诚可伤。
余岂不知耶,驽马恋豆糠。
春林听鸣鸟,秋壁闻啼螀。
是心如死灰,妄念不复猖。
持此欲求交,满目都伥伥。
迩来得吾人,宿愿欣已偿。
文字果超诣,圣门早升堂。
视彼俗学流,一一痴与狂。
所为杂霸下,未可语皇王。
与君期戮力,起废针其肓。
相将入山中,采薇以为粮。
累石成台如蚁垤,对此澄江千丈阔。
春轮旋转疾如飞,隔岸传声无间歇。
风标公子镜中来,为我沙汀凝片雪。
晚晴更是斜阳好,树外残霞红一抹。
平生任运息机心,麋鹿可驯禽可狎。
生憎智巧犯人为,激水翻车真太黠。
君不见海上之鸥胡不下,当时妄念差一发。
又不见汉阴抱瓮用力多,区区反笑桔槔拙。
我今与物既大同,积劫情尘俱泯绝。
天机密契有谁知,强立台名太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