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苏忆王徐二子》
《病苏忆王徐二子》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

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

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病苏忆王徐二子》。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回忆起与友人王、徐二子相聚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诗人躺在高楼之上,白日渐渐逝去,梦境中的春色仿佛在远处轻轻扶持着自己,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

颔联“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诗人感叹世事如风,转瞬即逝,中原大地似乎已尽收眼底,但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如同面对浩瀚的海岳,意识到自己与友人分隔两地,倍感凄凉。

颈联“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描述了岁月的无情,寒雪覆盖千山,两鬓斑白,而远方的友人却音信全无,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思念,但现实却是万里之遥,无法触及。

尾联“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诗人虽然知道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同壮观的波涛,但如今各自漂泊,难以呼唤彼此,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雨后溪桥看水

绿遍东西岸,田家亦喜晴。

溪因急雨涨,云放半山明。

沙外看流势,桥边听浅声。

向令平十里,应与剡争名。

(0)

山前山丹已见微红

一种村居富贵穷,多年饶润谢天公。

眼前黄白方吹尽,已放山丹蓓蕾红。

(0)

寄题陈非潜达观堂

诎信时也古犹今,耐事閒居且醉吟。

看破人间须具眼,驰求身外枉萦心。

乐常在我穷何有,名欲为宾见未深。

闻说君如濠上老,会当握手论升沉。

(0)

丁卯重作化龙桥嘉平甲子脩梁方举两虹忽现里人皆以为瑞辄赋一首

下手高秋忽暮冬,霜晴水暖荷天公。

旧碑语妙谁能继,新筑工多事却同。

健笔早题需驷马,脩梁朝举现双虹。

殷勤著意溪干友,应谶桥门况已通。

(0)

赠别张养晦

访我溪干住,蕉衣换裌衣。

甘同蔬饭久,饮了菊杯归。

论药方书熟,脩丹咽息微。

浴冰还啜火,此事世应稀。

(0)

题国清林氏海山精舍

白醉吟翁颇似痴,当仁一见却无疑。

但寻来处知归处,莫把迷时待悟时。

风过更看云不尽,潮生长与月相随。

海山此趣谁能会,也是禅关也是诗。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