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浪东郡枕相连,万里金瓯护汉边。
圣主恩深劳问罪,此行本为固朝鲜。
乐浪东郡枕相连,万里金瓯护汉边。
圣主恩深劳问罪,此行本为固朝鲜。
这首诗《征东歌(其二)》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描绘了征讨东夷的壮阔场景,充满了对国家忠诚与使命的崇高情感。
首句“乐浪东郡枕相连”,以“乐浪”这一地名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枕相连”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这片土地与周边区域紧密相连的地理特征,为后续的军事行动铺设了背景。
“万里金瓯护汉边”一句,运用了“金瓯”这一比喻,形容国家疆域完整无缺,象征着汉朝的强大与稳固。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边疆的辽阔,更强调了国家对于边防的重视和保护,体现了诗人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自豪感。
“圣主恩深劳问罪”则将视角转向了君王,通过“圣主”一词,表达了对君王的尊敬与崇敬之情。同时,“恩深”二字凸显了君王对臣民的深厚恩泽,而“劳问罪”则表明了君王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与忧虑,以及对征伐行动的亲自关注。
最后一句“此行本为固朝鲜”,直接点明了此次征伐的目的——巩固朝鲜半岛的安全。这句话既是对行动目标的明确阐述,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边疆安全的重视,以及君主与臣民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勇气。诗中洋溢着的忠诚与爱国情怀,至今仍能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与守护之心。
方图展佳趣,二客空山游。
峰回石路转,籁息林壑幽。
断崖锁烟萝,阴涧鸣琳球。
担头空翠湿,屐齿苔痕留。
百折度崎岖,千尺看飞流。残月堕屏嶂,枯松挂?猴。
溪云凉带雨,山色净含秋。
霜重丹枫落,岩深岚气浮。
太行历危险,羊肠任夷犹。
蜀道古云难,攀缘竟何求。
遥知飞鸟倦,疑闻杜鹃愁。
崔嵬到绝顶,高寒透重裘。
飘然发遐想,俯景豁吟眸。
会当逢仙子,携手访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