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图展佳趣,二客空山游。
峰回石路转,籁息林壑幽。
断崖锁烟萝,阴涧鸣琳球。
担头空翠湿,屐齿苔痕留。
百折度崎岖,千尺看飞流。残月堕屏嶂,枯松挂?猴。
溪云凉带雨,山色净含秋。
霜重丹枫落,岩深岚气浮。
太行历危险,羊肠任夷犹。
蜀道古云难,攀缘竟何求。
遥知飞鸟倦,疑闻杜鹃愁。
崔嵬到绝顶,高寒透重裘。
飘然发遐想,俯景豁吟眸。
会当逢仙子,携手访丹丘。
方图展佳趣,二客空山游。
峰回石路转,籁息林壑幽。
断崖锁烟萝,阴涧鸣琳球。
担头空翠湿,屐齿苔痕留。
百折度崎岖,千尺看飞流。残月堕屏嶂,枯松挂?猴。
溪云凉带雨,山色净含秋。
霜重丹枫落,岩深岚气浮。
太行历危险,羊肠任夷犹。
蜀道古云难,攀缘竟何求。
遥知飞鸟倦,疑闻杜鹃愁。
崔嵬到绝顶,高寒透重裘。
飘然发遐想,俯景豁吟眸。
会当逢仙子,携手访丹丘。
这首明代李贤的《题画》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游历的意趣。首联“方图展佳趣,二客空山游”点出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的场景,空山之中更显宁静与乐趣。
接着,诗人通过“峰回石路转,籁息林壑幽”描绘了山路曲折,环境清幽,只有自然之声回荡在山谷之间。画面中的“断崖锁烟萝,阴涧鸣琳球”进一步刻画了山势险峻,涧水潺潺,增添了神秘感。
“担头空翠湿,屐齿苔痕留”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行者的装备和步履,透露出旅途的艰辛与趣味。接下来,“百折度崎岖,千尺看飞流”描述了跋山涉水的过程,瀑布飞流直下,壮丽非凡。
“残月堕屏嶂,枯松挂猕猴”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荒凉,而“溪云凉带雨,山色净含秋”则展现出秋意渐浓的山景。诗人感叹“霜重丹枫落,岩深岚气浮”,表达了对自然季节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太行历危险,羊肠任夷犹”总结了艰难的旅程,但并未流露出疲倦,反而期待“蜀道古云难,攀缘竟何求”,暗示着对未知探索的向往。在登顶后,“飘然发遐想,俯景豁吟眸”,诗人想象遇见仙子,共赴仙境,意境深远。
整首诗以画为引,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