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病客食不足,日与天随争把菊。
饥肠昨作细泉响,岂识韭齑并豆粥。
五州自有定远侯,虎头燕颔飞食肉。
门前曲封何足道,酒出兵厨泻春瀑。
康成温伟秀两眉,何啻五斛当一斛。
席中珍句出半酣,但惊墨径通群玉。
不知清风静扫脾,徒见秋电寒摇目。
相君脱粟好名尔,何用留侯归辟谷。
我今枯槁固其分,尚有閒气蟠空腹。
侯当下士屈体貌,屡唤不来仍不逐。
羊臑鱼尾痴不食,却觅山僧煮寒蔌。
敢烦庞生要栗里,欲谢杨公向疏属。
午庵聊拂偃月床,卧听春飙过修竹。
城南病客食不足,日与天随争把菊。
饥肠昨作细泉响,岂识韭齑并豆粥。
五州自有定远侯,虎头燕颔飞食肉。
门前曲封何足道,酒出兵厨泻春瀑。
康成温伟秀两眉,何啻五斛当一斛。
席中珍句出半酣,但惊墨径通群玉。
不知清风静扫脾,徒见秋电寒摇目。
相君脱粟好名尔,何用留侯归辟谷。
我今枯槁固其分,尚有閒气蟠空腹。
侯当下士屈体貌,屡唤不来仍不逐。
羊臑鱼尾痴不食,却觅山僧煮寒蔌。
敢烦庞生要栗里,欲谢杨公向疏属。
午庵聊拂偃月床,卧听春飙过修竹。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和生动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自己因饥饿而生的忧愁与无奈。开篇便描绘出“城南病客食不足”、“日与天随争把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渴望和生活的艰辛。
接下来的“饥肠昨作细泉响,岂识韭齑并豆粥”则透露出诗人的腹中空虚,连最基本的食物都难以得到。这里的“饥肠”形象化地表达了内心的煎熬,而“细泉响”则是对空腹声音的生动描绘。
随后的“五州自有定远侯,虎头燕颔飞食肉”、“门前曲封何足道,酒出兵厨泻春瀑”两句,通过对豪门宴饮场景的描述,与诗人自己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描写不仅突出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也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不满。
“康成温伟秀两眉,何啻五斛当一斛”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渴望,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这里的“两眉”形象化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席中珍句出半酣,但惊墨径通群玉”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知清风静扫脾,徒见秋电寒摇目”两句更是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相君脱粟好名尔,何用留侯归辟谷”表达了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和期盼,而“但惊墨径通群玉”则透露出诗人在物质贫乏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最后,“我今枯槁固其分,尚有閒气蟠空腹。侯当下士屈体貌,屡唤不来仍不逐”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现实困境和对未来的无奈。而“羊臑鱼尾痴不食,却觅山僧煮寒蔌”则是对生活艰辛的无声哀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现实、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流露。
月昏当户树突兀,风恶满天云往来。
太阿匣藏不见用,孤愤书成空自哀。
吾辈赤心本贯日,昔人白骨今生苔。
荣河温洛不可见,青海玉关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