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
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
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
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
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
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
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京城神京(北京)烽火连天的景象,诗人郑孝胥在接到儿子陈叔伊书信,得知儿子在天津之乱中不幸的消息时,内心悲痛万分。他通过梦境和传闻感受儿子的遭遇,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魂梦飞扬多幻想",写出了诗人想象中的儿子在困境中挣扎,形象生动;"道途惊绝入传闻",则传达出消息传递的艰难与不确定性。接着,诗人感慨自己漂泊异乡,如同江汉上孤独的老诗人,夕阳西下,更添离愁。
"栖栖江汉诗人老",流露出诗人的沧桑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去去家山落日醺",借落日余晖渲染出归乡无望的凄凉。最后,诗人将自己深沉的哀情比作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以深情著称),用一篇哀辞寄托对儿子的思念,将其化为文学上的奇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战争背景和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动荡时代的感慨。
薄田五顷馀,才足共王租。
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疏。
服非帛不煖,半冬无裤襦。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冻死不敢言,长涂走崎岖。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