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千仞郁嵯峨,万蜡荣春洽太和。
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
旌旄影扬黄金阙,丝竹声翻《白雪》歌。
万岁三呼频祝颂,醉归数问夜如何。
鳌峰千仞郁嵯峨,万蜡荣春洽太和。
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
旌旄影扬黄金阙,丝竹声翻《白雪》歌。
万岁三呼频祝颂,醉归数问夜如何。
这首明代陈宗的《赐午门观灯应制(其一)》描绘了宏大的皇家庆典场景。首句"鳌峰千仞郁嵯峨"以雄浑的鳌峰比喻宫殿的高峻,展现出皇家气象。"万蜡荣春洽太和"则写出了灯火辉煌的盛况,象征着春天的和谐与盛世的繁荣。
"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运用了月光和彩云的意象,暗示月亮和祥云都围绕在皇帝身边,烘托出皇权的威严和尊贵。"旌旄影扬黄金阙"描绘了旗帜飘扬的壮观画面,"丝竹声翻《白雪》歌"则通过音乐的欢腾,传达出节日的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万岁三呼频祝颂,醉归数问夜如何",生动地展现了臣民们对皇帝的敬仰和庆祝活动的热烈,以及观灯后醉醺醺地询问夜色已深的情景,既体现了君臣同乐的景象,也流露出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赐灯仪式的庄重与繁华,富有宫廷生活的韵味。
君不见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
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
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
但看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
我家童子六七人,学之为能得其真。
中有二子称奇特,低眉度曲如有神。
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
问谁传者曰宋生,生身况出金陵道。
少年即向五陵游,北走碣石南并州。
将军帐下舞长剑,学士堂前歌白头。
一朝却从南海渡,时人乍见还惊顾。
唯有老夫爱新声,故令群儿齐学步。
学步是耶非,云胡忽告归。
江山千里隔,浩荡知音稀。
群儿空记来时调,嗟尔去后畴相依。
君不见五湖四海皆奇迹,五侯七贵多门客。
夜夜歌钟动四邻,岂无达者长相忆。
又不见青阳之歌歌烂漫,听来不觉神光焕。
人生得意须遇知,不独文章与仕宦。
《青阳歌》【明·林大春】君不见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但看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我家童子六七人,学之为能得其真。中有二子称奇特,低眉度曲如有神。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问谁传者曰宋生,生身况出金陵道。少年即向五陵游,北走碣石南并州。将军帐下舞长剑,学士堂前歌白头。一朝却从南海渡,时人乍见还惊顾。唯有老夫爱新声,故令群儿齐学步。学步是耶非,云胡忽告归。江山千里隔,浩荡知音稀。群儿空记来时调,嗟尔去后畴相依。君不见五湖四海皆奇迹,五侯七贵多门客。夜夜歌钟动四邻,岂无达者长相忆。又不见青阳之歌歌烂漫,听来不觉神光焕。人生得意须遇知,不独文章与仕宦。
https://shici.929r.com/shici/cTS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