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阳歌》
《青阳歌》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古风

君不见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

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

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

但看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

我家童子六七人,学之为能得其真。

中有二子称奇特,低眉度曲如有神。

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

问谁传者曰宋生,生身况出金陵道。

少年即向五陵游,北走碣石南并州。

将军帐下舞长剑,学士堂前歌白头。

一朝却从南海渡,时人乍见还惊顾。

唯有老夫爱新声,故令群儿齐学步。

学步是耶非,云胡忽告归。

江山千里隔,浩荡知音稀。

群儿空记来时调,嗟尔去后畴相依。

君不见五湖四海皆奇迹,五侯七贵多门客。

夜夜歌钟动四邻,岂无达者长相忆。

又不见青阳之歌歌烂漫,听来不觉神光焕。

人生得意须遇知,不独文章与仕宦。

(0)
鉴赏

这首《青阳歌》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以“青阳”为题,描绘了音乐之美及其对人心的影响。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音乐在不同高度、速度中的变化,以及它带给听众的不同感受。

首先,诗人通过“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形象地描绘了音乐旋律的高亢和飘逸,仿佛能够穿越云霄,直达天际。接着,“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则展示了音乐在低沉时的深邃与悠远,如同烟雾般轻盈而难以捉摸。

“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进一步描述了音乐节奏的变化,既有快速的流动,也有缓慢的回旋,音节清晰,或激昂或清脆,展现出音乐的丰富层次。诗人通过“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这一句,将音乐的美妙与视觉的美感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既动听又壮观的艺术氛围。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音乐教育的关注,提到家中六七个孩子学习音乐,其中两位特别出色,他们的演唱仿佛能触动人心,甚至让听者感到时光流逝。这一部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优秀音乐人才的培养。

“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描绘了音乐表演的震撼力,无论是低吟还是高歌,都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让听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随后,诗人介绍了传授音乐技艺的宋生,他出身于金陵,曾游历五陵,习武学文,最终将音乐艺术带到了南海。

最后,诗人感慨于音乐艺术的传播与传承,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忧虑,同时也强调了音乐对于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文章与仕途,更在于心灵的慰藉与情感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教育、传承以及知音之美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书西溪僧壁·其二

碧天如水水明霞,雁字横风一一斜。

袖手行吟不知晚,满川霜月浸芦花。

(0)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

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

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

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

(0)

简寂观作

松接朝天路,钟闻贾客船。

醮坛秋有月,丹井古无泉。

(0)

题舫斋

满船载月华亭子,泛宅浮家张志和。

何似舫斋趺坐稳,莫教平地起风波。

(0)

送钱叔仪使君之南安

使君心事玉无瑕,游戏功名发未华。

要省文书翻贝叶,故从江岭访梅花。

春风早趁人千里,胜日相思天一涯。

唤取名郎著兰省,不须留及两年瓜。

(0)

酒禄嗟予薄。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