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当时议逸民,举皆未必见其真。
唯吾无可无不可,所以巍然号圣人。
夫子当时议逸民,举皆未必见其真。
唯吾无可无不可,所以巍然号圣人。
在这首宋代诗人张九成的《论语绝句》中,诗人通过对“夫子当时议逸民,举皆未必见其真”这一开篇之句,表达了他对于孔子的评价持有保留态度。这里的“夫子”指的是孔子,而“逸民”则是古代对隐士或不仕于世的贤者的称呼。诗人认为孔子当时评议那些选择远离尘世的人时,并不能全面理解他们的真实面貌。
而接下来的“唯吾无可无不可,故巍然号圣人”,则是诗人的自信表达。他认为自己既不夸大其词,也不妄自菲薄,因此能够被称为圣人。这里的“我”虽指张九成本人,但也可以理解为对孔子或其他圣贤的一种敬仰之情。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评价的深刻反思,以及他自身修养与自信的表达。这不仅是对《论语》中某些观点的回应,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映射。
世间谁似蓬仙,坐间八秩齐眉寿。
兰阶更喜,孙枝相映,红芳绿秀。
鹤舞修庭,鹭飞青嶂,帘垂晴昼。
向闲中时有,奚囊背锦,开松户,看云岫。
不羡印金垂斗。笑纷纷、白云苍狗。
银髯似戟,红颜如炼,风流依旧。
野□晴初,陇梅花下,玉笙吹酒。
怅今年又是,题笺寄远,倩传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