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鼓三更急,长虹十丈低。
影浮冰鉴月,身渡玉壶溪。
画烛人应醉,桃源路肯迷。
疏星与残月,点点下玻璃。
远鼓三更急,长虹十丈低。
影浮冰鉴月,身渡玉壶溪。
画烛人应醉,桃源路肯迷。
疏星与残月,点点下玻璃。
这首宋诗《舟行夜过甘棠桥》是袁说友所作,描绘了夜晚舟行时的景象。首句“远鼓三更急”,以远处传来的三更鼓声渲染出深夜的寂静和急促,暗示时间已晚。接着,“长虹十丈低”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低垂的长虹倒映在水面的景象,增添了神秘和诗意。
“影浮冰鉴月”写月光如镜,倒映在平静的水面,如同冰鉴中的月影,清冷而明亮。诗人乘舟穿越“玉壶溪”,形象地表达了舟行的动态美。“画烛人应醉”,想象岸边的人们沉浸在蜡烛的光影中,或许已经陶醉于这宁静的夜晚。
“桃源路肯迷”引用桃花源的典故,暗示前方可能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令人向往。“疏星与残月,点点下玻璃”收尾,描绘了星空稀疏、月色朦胧的夜景,宛如点点星光和月光洒落在清澈如玻璃的水面,给人留下悠远而静谧的印象。
整体来看,袁说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舟行夜色下的江南水乡图,展现了夜晚的宁静、神秘与诗意,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左史裔孙东篱子,筑室先茔俯清泚。
登车揽辔怀昔人,高揭轩名照窗几。
忆昔赵宋自南渡,国计每被奸臣误。
忠臣烈士何代无,裂眦冲冠向谁诉。
贼臣专制无敢言,左史秦檄盈书编。
谠言直论破鬼胆,父子辉映相后先。
桑田久矣沦沧海,贼子奸臣复谁在。
大义长行天地间,白日悬空耿光彩。
闻孙传家有真迹,宝爱不啻连城璧。
每言传迹不传心,祖孙何曾异今昔。
当年邂逅游芹宫,樽酒几度良宵同。
长夜挑灯诵遗藁,义气凛凛横心胸。
携书自我来京国,两年不见澄清色。
夜深回首黄山云,风露满空秋月白。
孤城掎鹿天南东,佳山隐隐江溶溶。
白日穿漏浪花碧,一刹崒涌青莲宫。
侵门净洗尘万斛,襟带疑与银河通。
帆樯潮汐聚凫雁,钟梵昏晓惊鱼龙。
参差楼观眩金碧,玲珑窗户浮青红。
琅珰夜语山殿迥,缥幡昼落秋坛空。
飞涛怒捲高下雪,坏塔倒挂东西虹。
幢幢僧宝珠出海,寥寥天乐香飘风。
吟筇静探骤下石,弹射不到禽边松。
我来荡底觅双雁,憩此一夕心神融。
祇疑海若盗坤轴,夜半踏转金鳌峰。
孤亭徙倚意恍惚,乘飙欲堕长波中。
凭君为我绘禹迹,高堂虚廓烟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