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西湖阻胜游,颍亭联喜散羁愁。
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
宾主唱酬空翠琰,干戈横绝自沧洲。
匆匆匹马从军去,惭愧烟波万里鸥。
三载西湖阻胜游,颍亭联喜散羁愁。
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
宾主唱酬空翠琰,干戈横绝自沧洲。
匆匆匹马从军去,惭愧烟波万里鸥。
这首诗《颍亭》是金代诗人王渥所作,通过描绘颍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联“三载西湖阻胜游,颍亭联喜散羁愁”中,“三载西湖阻胜游”描述了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游览西湖的遗憾,而“颍亭联喜散羁愁”则是在颍亭这个地方,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欢笑,心中的忧愁得以释放。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在颍亭相聚时的喜悦与轻松。
颔联“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描绘了颍亭周围壮丽的山川景象。九山云雾缭绕,烟霞飘渺,仿佛仙境;一条大河向南流淌,吞没了山谷间的溪流,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
颈联“宾主唱酬空翠琰,干戈横绝自沧洲”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宾主之间的唱和应答,如同翠玉般的美好,然而,战争的阴影却横亘在远方,使得这份宁静与和谐显得格外珍贵。这里,诗人以自然之美反衬出人类社会中的残酷与无奈。
尾联“匆匆匹马从军去,惭愧烟波万里鸥”则是诗人即将离开颍亭,投身军旅生涯的感慨。他骑着马匆匆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当前宁静生活的留恋。最后一句“惭愧烟波万里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得不离开这美丽之地,去面对未知挑战的内疚和愧疚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在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挣扎的复杂心情。
建堤以卫民,民安赖堤利。
设仍民受灾,堤存亦何济。
洪湖寔巨浸,高堰为障蔽。
犹虞盛涨时,莫禦汪洋势。
三坝建尾闾,节宣原有制。
何人倡邪说,强与安名字。
云开天然坝,每岁成故事。
吸川所不恤,涝田所不计。
惟保石堤固,河臣能事毕。
以此云称职,夫谁不能逮。
高斌觉此非,力排向浮议。
戒以邻为壑,下河实受惠。
但尚虞意外,添坝请予示。
予谓三已多,况五可轻试。
是与开天然,实同名略异。
因与定恒规,率视昨岁例。
仍旧贯者三,更新为者二。
三犹涨不减,许可及次第。
下河数县民,庶免饥溺累。
昨过清江浦,名宦堤旁祀。
皆昔保堤人,对民能弗愧。
《阅高堰坝示河臣》【清·弘历】建堤以卫民,民安赖堤利。设仍民受灾,堤存亦何济。洪湖寔巨浸,高堰为障蔽。犹虞盛涨时,莫禦汪洋势。三坝建尾闾,节宣原有制。何人倡邪说,强与安名字。云开天然坝,每岁成故事。吸川所不恤,涝田所不计。惟保石堤固,河臣能事毕。以此云称职,夫谁不能逮。高斌觉此非,力排向浮议。戒以邻为壑,下河实受惠。但尚虞意外,添坝请予示。予谓三已多,况五可轻试。是与开天然,实同名略异。因与定恒规,率视昨岁例。仍旧贯者三,更新为者二。三犹涨不减,许可及次第。下河数县民,庶免饥溺累。昨过清江浦,名宦堤旁祀。皆昔保堤人,对民能弗愧。
https://shici.929r.com/shici/FdnFfBk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