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妆楼,花朝过了,社日才来。
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低鬟簇蝶,细股珠钗。
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
今朝健,且添些梳裹,小出香阶。
多时不来廊下,早一片、绿长新苔。
恰钩帘日淡,珊珊形影;踏花风软,瘦瘦身材。
蕙叶盆中青几箭,尚紧抱香心不放开。
依稀记,是萧郎那日,临去亲栽。
最好妆楼,花朝过了,社日才来。
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低鬟簇蝶,细股珠钗。
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
今朝健,且添些梳裹,小出香阶。
多时不来廊下,早一片、绿长新苔。
恰钩帘日淡,珊珊形影;踏花风软,瘦瘦身材。
蕙叶盆中青几箭,尚紧抱香心不放开。
依稀记,是萧郎那日,临去亲栽。
这首《洞庭春色》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的细腻画面。诗中以女性的视角,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春天到来时女子的装扮与心情。
“最好妆楼”,开篇点明地点,暗示了女子所在的高雅环境。“花朝过了,社日才来”,花朝已过,社日方至,说明时间已经进入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种时节的变化,为女子的装扮和活动提供了背景。
接下来,“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低鬟簇蝶,细股珠钗”,通过服饰的描述,展现女子的美丽与精致。轻盈的裙子随风飘动,绣带垂落,低垂的发髻上簇拥着蝴蝶形状的装饰,细长的发股上点缀着珠钗,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女子的优雅与细腻。
“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女子深知春天短暂,因此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时光,穿着红色的鞋子,鞋尖的颜色依然鲜亮,显示出她对美的追求和对春天的喜爱。
“今朝健,且添些梳裹,小出香阶”,今日身体康健,便稍微打扮一番,走出房间,享受春日的美好。这一句表达了女子在春天到来时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多时不来廊下,早一片、绿长新苔”,长时间未在廊下漫步,廊下的青苔已经生长茂盛,暗示了女子的日常活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季节变化的关注。
“恰钩帘日淡,珊珊形影;踏花风软,瘦瘦身材”,阳光柔和地照进房间,女子的身形在光影中显得轻盈而优美。踏着柔软的花瓣,她的身材似乎更加纤细,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娇美与灵动。
“蕙叶盆中青几箭,尚紧抱香心不放开”,盆中的蕙叶生长了几根新芽,紧紧地包裹着香心,象征着女子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视。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物象更加生动有趣。
“依稀记,是萧郎那日,临去亲栽”,最后,女子回忆起某日,萧郎(可能是指她的爱人)离开前亲手栽种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女子的生活片段,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小队旌旗出,画鹢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薝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