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竹林下,仰视天茫茫。
浮云起西北,众星黯无光。
群鸟昧灵性,胡为思南翔。
良辰忽变易,志士徒悲伤。
愿尔保素节,何劳怨清商。
夜坐竹林下,仰视天茫茫。
浮云起西北,众星黯无光。
群鸟昧灵性,胡为思南翔。
良辰忽变易,志士徒悲伤。
愿尔保素节,何劳怨清商。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杂兴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夜晚静思的画面。诗人独坐竹林之下,抬头仰望天空,只见西北方向浮云翻腾,遮蔽了众星的光芒,使得原本璀璨的星空显得暗淡无光。他借景生情,联想到群鸟不明智地向往南方,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美好的光阴瞬间改变,而有志之士只能徒然感伤。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变迁的感慨,希望那些坚守节操的人能够保持本真,无需过于忧虑世事的流转,即“愿尔保素节,何劳怨清商”。这里的“清商”可能象征着清冷的时令或世事的变迁,诗人劝慰人们不必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过多抱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寓言人生哲理,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和世事的独特感悟。
黄鹤矶头百战尘,黄龙诗刻尚如新。
终然岘首碑安在,羊祜元非死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