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山势碧崚嶒,二月春光暖未曾。
开到杏花寒食近,年年风雨十三陵。
居庸山势碧崚嶒,二月春光暖未曾。
开到杏花寒食近,年年风雨十三陵。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山脉的壮丽景色与春天的气息交融的景象。首句“居庸山势碧崚嶒”以“碧崚嶒”三字生动地勾勒出居庸山的峻峭与苍翠,展现出山峦起伏的雄伟气势。接着,“二月春光暖未曾”则点明时间背景,二月的春光还未完全绽放,暗示着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覆盖这片土地,为后续的景致铺垫。
“开到杏花寒食近”一句,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景观的更迭巧妙结合,杏花的盛开预示着春天的深入,同时也暗示着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的临近。寒食节是古代祭祀先人的日子,此处通过杏花的开放,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年年风雨十三陵”则将自然现象与历史遗迹联系起来,十三陵作为明朝皇帝的陵墓群,历经无数风雨沧桑。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每年春天,风雨会再次降临在这些古老的陵墓上,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早悟官为祟,晚将家付儿。
公今成佛去,仆尚是人猗。
柿叶收遗墨,梅花忆赠诗。
自嫌闻道晚,有泪哭先师。
风传芳信,晓色便清霁。
帘幕护春寒,篆香温、笙簧韵美。
使华容与,星动帝王州,花上脸,柳边眉,竞报占熊喜。
欢娱好是,玉塞无尘起。
鞭计小迟留,要长折、遐冲万里。
传闻有诏,宣室待归来,醽醁满,叵罗深,莫负春葱指。
鸣鸠乳燕。春在梨花院。重门镇掩。沈沈帘不卷。
纱窗红日三竿,睡鸭馀香一线。佳眠悄无人唤。
谩消遣。行云无定,楚雨难凭梦魂断。
清明渐近,天涯人正远。
尽教闲了秋千,觑著海棠开遍。难禁旧愁新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