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斯人玄又玄,真儒驻世是真仙。
文章不落空王后,性命全归象帝先。
穗帐衣冠如昨日,鼎湖弓剑忆当年。
青山一觉希夷梦,更拟骑箕觐九天。
识得斯人玄又玄,真儒驻世是真仙。
文章不落空王后,性命全归象帝先。
穗帐衣冠如昨日,鼎湖弓剑忆当年。
青山一觉希夷梦,更拟骑箕觐九天。
这首挽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为特点。首联“识得斯人玄又玄,真儒驻世是真仙”开篇即以玄妙之语赞美逝者,将他比作真正的儒家学者,同时又是超凡脱俗的神仙,表达了对其人格与精神的高度敬仰。
颔联“文章不落空王后,性命全归象帝先”进一步阐述了逝者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及其生命哲学的深度。这里“空王”指佛教中的佛祖,而“象帝”则象征宇宙的创造者或最高存在,通过对比,强调了逝者作品的独特性和其生命观的超越性。
颈联“穗帐衣冠如昨日,鼎湖弓剑忆当年”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回忆逝者生前的风采与英姿,将时间的流逝与对逝者的怀念巧妙融合,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哀思与追忆。
尾联“青山一觉希夷梦,更拟骑箕觐九天”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想象与期待,暗示其已进入一个更为宁静、超脱的境界,表达了对逝者最终归宿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悼念,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生、死亡及存在的深刻洞察。
急湍胡不退,鸡肋未能休。
何如纵一苇,恣情山水游。
汎汎志和船,岂曰非清流。
容裔逐烟波,忘机学浮鸥。
不然理轻策,振衣上危丘。
冥濛扪元化,独与卢敖俦。
湖寺迥岩剡,白足相对酬。
孝禅以名庵,得似虎溪不。
我来叩白云,蹑之生百忧。
老龙吟秋光,亦可黄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