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小寺背春城,不知名。淼淼夕阳金刹、著波平。
风光难画成。阿师洗钵趁新晴,隔溪行。
闲锁阶前梅萼、一枝横。僧雏学弄笙。
花前小寺背春城,不知名。淼淼夕阳金刹、著波平。
风光难画成。阿师洗钵趁新晴,隔溪行。
闲锁阶前梅萼、一枝横。僧雏学弄笙。
这首《鬲溪梅令·小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小寺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景象。
首句“花前小寺背春城”,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小寺位于繁花盛开的前方,背对着春意盎然的城市,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接着,“不知名”三字,既是对小寺本身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美好之感的珍视,不希望外界过多打扰。
“淼淼夕阳金刹、著波平”一句,将视线转向寺庙的傍晚景色。夕阳映照下的金色佛塔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这里的“淼淼”形容水面广阔无垠,与“金刹”、“著波平”的景象相呼应,共同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意境。
“风光难画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难以用言语或画笔完全捕捉的感慨,强调了自然之美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微妙关系。
接下来,“阿师洗钵趁新晴,隔溪行”描绘了僧侣在晴朗天气里洗钵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僧侣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而“闲锁阶前梅萼、一枝横”则通过梅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寓意着禅宗中的“空”与“静”。
最后,“僧雏学弄笙”一句,以儿童学吹笙的场景收尾,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同时也暗示了寺庙中生活的多样性和传承性。
综上所述,《鬲溪梅令·小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小寺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与生活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今年夏月风不号,亦罕骤雨来崇朝。
乾鹊故不越海噪,阳乌只觉当空骄。
入秋三日月离毕,漏天界破银河涛。
摧颓四角黑云压,天浆直倒非倾瓢。
霾昏失旦莫辨昼,溜响薄暮还连宵。
时复撞搪户牖壁,挟势撇摋惊吹飙。
青苔上砌础生菌,绿树踠地窗偃蕉。
文书稀省颇自得,况听丛竹声萧萧。
常时车马客到未,旧雨今雨从诙嘲。
惟愁庳侧泥没踝,屋上捲去三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