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
《秋雨》全文
清 / 朱景英   形式: 古风

今年夏月风不号,亦罕骤雨来崇朝。

乾鹊故不越海噪,阳乌只觉当空骄。

入秋三日月离毕,漏天界破银河涛。

摧颓四角黑云压,天浆直倒非倾瓢。

霾昏失旦莫辨昼,溜响薄暮还连宵。

时复撞搪户牖壁,挟势撇摋惊吹飙。

青苔上砌础生菌,绿树踠地窗偃蕉。

文书稀省颇自得,况听丛竹声萧萧。

常时车马客到未,旧雨今雨从诙嘲。

惟愁庳侧泥没踝,屋上捲去三重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连续降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诗人以“今年夏月风不号,亦罕骤雨来崇朝”开篇,对比夏季与秋季的天气特点,突出秋季雨水之频繁。接着,“入秋三日月离毕,漏天界破银河涛”两句,运用浪漫的想象,将秋季的月亮与银河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

“摧颓四角黑云压,天浆直倒非倾瓢”描绘了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的场景,形象生动。“霾昏失旦莫辨昼,溜响薄暮还连宵”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天的昏暗与持续,以及雨声的连绵不绝。“时复撞搪户牖壁,挟势撇摋惊吹飙”写出了雨势之猛,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也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干扰。“青苔上砌础生菌,绿树踠地窗偃蕉”则通过植物的变化,侧面反映了雨水的影响。“文书稀省颇自得,况听丛竹声萧萧”表现了在雨天中,人们或许能暂时摆脱日常事务的束缚,享受片刻宁静。“常时车马客到未,旧雨今雨从诙嘲”则以幽默的笔调,描绘了雨天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惟愁庳侧泥没踝,屋上捲去三重茅”最后以担忧的口吻,表达了对雨水可能带来的破坏和不便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朱景英
朝代:清   字:幼芝   籍贯:湖南武陵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猜你喜欢

对早梅寄友人二首·其二

忆得去年有遗恨,花前未醉到无花。

清芳一夜月通白,先脱寒衣送酒家。

(0)

豪家子

年少家藏累代金,红楼尽日醉沈沈。

马非躞蹀宁酬价,人不婵娟肯动心。

(0)

秋夜兴上人别

常时岂不别,此别异常情。

南国初闻雁,中原未息兵。

暗蛩侵语歇,疏磬入吟清。

曾听无生说,辞师话此行。

(0)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

乱后自江城,相逢喜复惊。

为经多载别,欲问小时名。

对酒悲前事,论文畏后生。

遥知盈卷轴,纸贵在江城。

(0)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

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

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0)

宓公琴台诗三首·其一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

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悽怆,人琴安在哉?

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