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晨生远雾,五里暗城闉。
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
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
三晨生远雾,五里暗城闉。
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
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
这首诗描绘了雾的多变与朦胧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雾的形态和光影下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三晨生远雾”,开篇即点明雾的生成时间与地点,暗示雾的悠远与神秘。接着“五里暗城闉”一句,描绘了雾笼罩城市的情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深而模糊。
“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雾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面貌。风吹过时,雾仿佛细雨般飘洒;阳光照耀下,则如同游动的尘埃,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则进一步描绘了雾的瞬息万变,既有如烟般轻盈散去的瞬间,也有如同新出的佳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最后,“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两句,以自然界的生物活动为背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雾虽浓重,却不妨碍鸟儿在树间鸣叫,也不妨碍人们在花丛中采摘,体现了雾中的生机与和谐。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潞国临淄邸,天王别驾舆。
出潜离隐际,小往大来初。
东陆行春典,南阳即旧居。
约川星罕驻,扶道日旂舒。
云覆连行在,风回助扫除。
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
示威宁校猎,崇让不陈鱼。
府吏趋宸扆,乡耆捧帝车。
帐倾三饮处,闲整六飞馀。
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
愿陪歌赋末,留比蜀相如。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
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
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
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