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文正公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在青社时所书以遗京西转运使舜元苏公者也后二百年大兴李侯戡得此本于燕及南来守吴乃文正乡里即访公子孙以畀之范氏喜而求诗为赋此二首·其一》
《范文正公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在青社时所书以遗京西转运使舜元苏公者也后二百年大兴李侯戡得此本于燕及南来守吴乃文正乡里即访公子孙以畀之范氏喜而求诗为赋此二首·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小楷青州三绝碑,复还范氏事尤奇。

不知百世闻风者,更有何人似伯夷。

(0)
注释
小楷:用小楷书写的。
青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三绝碑:非常有名的碑刻。
复还:回归或重归。
范氏:姓氏,这里指范家。
事尤奇:事情特别奇特。
闻风者:听说过这件事的人。
伯夷:商朝末年的贤人,以清高著称。
翻译
小楷书写的青州三绝碑,范氏家族的回归事迹更是奇特。
对于百代之后听说此事的人,还有谁能像伯夷那样?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记忆与鉴赏。首句“小楷青州三绝碑”即指的是北宋时期名将范仲淹(字文正公)的书法作品,这些碑石因其书写之精美而被誉为“三绝”,流传后世,成为书法人竞相模仿的典范。青州,即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一带。

次句“复还范氏事尤奇”则表明诗人对范文正公的一系列功业和逸事有着深入的了解,并感到其中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值得人们不断回味。

第三句“我不知百世闻风者,更有何人似伯夷”,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这里的“百世闻风者”指的是那些流传千古、名声显赫的人物。而“更有何人似伯夷”中的“伯夷”乃是历史上著名的清高隐逸之士,相传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不食周粟而终身隐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能够坚守个人品格和理想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的意境也让人不禁思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些人物能够像伯夷那样,因其高洁的人格而被后世铭记。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秋阴

淡日披朝雾,轻云结暮阴。

菰蒲溪路暗,松竹草堂深。

妙墨双钩帖,奇声百衲琴。

古人端未远,一笑会吾心。

(0)

春晴登小台

不管筇枝破绿苔,闲穿万竹上荒台。

幽花经雨自开落,啼鸟喜晴时去来。

河岸家家装彩舫,儿曹处处唱青梅。

谁家老子痴顽甚,看改新元十一回。

(0)

思蜀三首·其一

园庐已卜锦城东,乘驿归来更得穷。

只道骅骝开道路,岂知鱼鸟困池笼。

石犀祠下春波绿,金雁桥边夜烛红。

未死旧游如可继,典衣犹拟醉郫筒。

(0)

肩舆至湖桑埭

篮舆随意出衡门,日已沉山野未昏。

小市丛祠湖上路,短垣高柳埭西村。

麦苗极目无闲土,塘水平堤失旧痕。

明诏裕民闻屡下,老农何以报君恩。

(0)

夜酌

我有一瓢酒,与君今夕同。

鸣檐社公雨,捲野沛歌风。

阅世花开落,观身劫坏空。

北邙丘垄尽,太息几英雄。

(0)

芳华楼夜宴

射虎将军老不侯,尚能豪纵醉江楼。

笙歌杂沓娱清夜,风露高寒接素秋。

少日壮心轻玉塞,暮年幽梦堕沧洲。

人间清绝沅湘路,常笑灵均作许愁。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