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硗锡为骨,瘦脊盘九龙。
中涵千斛乳,连络万窍通。
漆堂枕其股,飘饮乃不供。
诗翁亏天巧,妙契卓锡工。
青林破苍玉,碧井卧白虹。
他年一杯酒,配食桑苧翁。
硗硗锡为骨,瘦脊盘九龙。
中涵千斛乳,连络万窍通。
漆堂枕其股,飘饮乃不供。
诗翁亏天巧,妙契卓锡工。
青林破苍玉,碧井卧白虹。
他年一杯酒,配食桑苧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漆堂”的隐居之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
首句“硗硗锡为骨,瘦脊盘九龙”以“硗硗”形容地势的崎岖,以“锡为骨”比喻其坚实,接着“瘦脊盘九龙”则描绘出山脊蜿蜒曲折,犹如九条龙盘旋其上,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中涵千斛乳,连络万窍通”进一步描述了这里的自然景观,仿佛地下有千斛乳汁流淌,而无数的孔窍相连,象征着生机勃勃、水源丰富。
“漆堂枕其股,飘饮乃不供”则将“漆堂”比作一座高耸的山峰,其底部仿佛是山体的一部分,而“飘饮”则暗示这里水源充足,即使在飘荡的云雾中也能满足饮用之需。
“青林破苍玉,碧井卧白虹”运用对比手法,以“青林”与“苍玉”、“碧井”与“白虹”相映成趣,描绘出一片清新脱俗的景象,碧绿的树林如同切割开的苍翠玉石,清澈的水井中倒映着一条白色的彩虹。
最后,“他年一杯酒,配食桑苧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一天,与友人共饮一杯酒,一同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与隐居于此的“桑苧翁”共享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漆堂隐居之所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风光的壮丽与独特,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
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
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
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
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
隐起磷磷状,凝成瑟瑟胚。
廉棱露锋刃,清越扣琼瑰。
岌嶪形将动,巍峨势欲摧。
奇应潜鬼怪,灵合蓄云雷。
黛润沾新雨,斑明点古苔。
未曾栖鸟雀,不肯染尘埃。
尖削琅玕笋,洼剜玛瑙罍。
海神移碣石,画障簇天台。
在世为尤物,如人负逸才。
渡江一苇载,入洛五丁推。
出处虽无意,升沈亦有媒。
拔从水府底,置向相庭隈。
对称吟诗句,看宜把酒杯。
终随金砺用,不学玉山颓。
疏傅心偏爱,园公眼屡回。
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唐·白居易】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隐起磷磷状,凝成瑟瑟胚。廉棱露锋刃,清越扣琼瑰。岌嶪形将动,巍峨势欲摧。奇应潜鬼怪,灵合蓄云雷。黛润沾新雨,斑明点古苔。未曾栖鸟雀,不肯染尘埃。尖削琅玕笋,洼剜玛瑙罍。海神移碣石,画障簇天台。在世为尤物,如人负逸才。渡江一苇载,入洛五丁推。出处虽无意,升沈亦有媒。拔从水府底,置向相庭隈。对称吟诗句,看宜把酒杯。终随金砺用,不学玉山颓。疏傅心偏爱,园公眼屡回。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wlNUfhR4C.html
衰容常晚栉,秋镜偶新磨。
一与清光对,方知白发多。
鬓毛从幻化,心地付头陀。
任意浑成雪,其如似梦何。